刑部尚書毋碧都想好了,到時候就直接給他來個數罪併罰,判處凌遲之後五馬分屍便是了。
但隨著問題又來了。
有另外的一批臣子,他們提出了異議。
既然陛下都發話了,要讓刑部來審理那木,所以這絕對不能是簡單的光是審判就完事了吧?
既然陛下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那木,那多少也是要走一下程式的啊。
這些官員很是積極的表示,需要嚴格的調查和取證,要給北遼王一些發言的機會。
在那些個罪名被確立下來之前,誰都不能做有罪的推定。
他們的意思刑部也是覺得應該,畢竟這種審判亡國君主的事情,不是天天都有的。
就像是貓抓耗子一樣,總應該在弄死他之前先玩一玩。
但這樣做的話,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刑部要是想給那木把所有的罪狀都羅列出來,然後在一個一個的去定罪,這可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操作了。
這絕對是一項相當龐大的工作。
這些個問題,到頭來都堆在了毋碧的面前。
這位可憐毋碧啊,他自從羋天正擔任丞相的時候,就是刑部尚書了。
要知道,現如今的刑部在七部之中,還沒有新成立的保障部權力大呢。
他毋碧曾經也是正牌進士出身,精通的是刑名之學。
沒想到這個刑名之學,就直接讓他在刑部尚書這個位置上牢牢作死了。
雖然在外面大家都尊稱他一聲,尚書大人。
可真要是務實的比一比,他和其他的尚書之間,還是相差不少的。
就單說這次選相的事情,整個朝堂之上就沒有一個人推舉過他毋碧入堂。
難不成這次的審判,就是陛下給自己的機會?
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上,方景要毋碧做這種從來都沒有過先例的事情,真的很難不讓毋碧多想。
審!
必須大張旗鼓的審!
一定要好好的審!
毋碧決定了,一定要好好的弄一場審判才行。
要讓這個北遼的敵酋公然認罪伏法!
那麼,既然是要審案子,自然就需要按照繁瑣的程式來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