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個年輕計程車子,在這樣腐朽的王庭之上,根本連進門的機會都沒有,就更別提能不能立足了。
這些年輕計程車子們,心中有著說不完的落寞。
他們沒有崗位去施展自己的抱負,就只能每天聚集在書院當中,閒的沒事議論著當下高立王庭的局勢。
金三順之前還不以為然,但現在才發現,這些書院聚集起來計程車子,完完全全是個很大的隱患!
而且這金三順還發現了,很多的書院都在刊印小報,以此來議論王庭。
他知道,這樣放任下去的話,遲早高立是要發生政變的。
金三順想了一個晚上,到頭來又想出了一個昏招。
他下令即刻解散高立所有的書院,同時還開展起了禁止讀報的活動,更是不準私人出版印刷刊物。
這樣的舉動會發生什麼?
完全就是在烈火烹油之上,又扔進去了一盆水啊!
炸了!
這下子可好,高立的這些士子們全都徹底的憤怒了!
原本他們也只是有一些不甘心,心中有些落差罷了,但現如今高立王庭的作為,讓他們連最後的容身之所都沒有了。
高立現如今還是一個農耕為主的國家。
種田依舊是高立最大的經濟來源。
高立的水稻和大契北方的稻米一樣,都是口感特別好的高檔米。
他們也是和倭國一樣的,高立的主要產業就是種植這些大米。
賣個了大契之後,再從南洋那邊買便宜的米來充實國內需要。
除此之外,在高立還有一部分的農戶會種植山參等貴重的藥材,但主要的買主還是大契商人。
再接著就是海產了。
高立的漁民手中的海產,主要的出口還是大契。
可以說,高立這一套經濟體系,想要維持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
之前北方出現叛亂的時候,也是大契朝廷下的命令,禁止高立走私給北遼糧草。
這才引起了北方高立人的不滿。
高立王庭不敢吃罪大契朝廷,那就只能是北方的高立人來買單。
他們產出的糧食賣不出去,還不能賣給北遼,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糧食爛在地裡。
這誰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