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人雖然嚮往大一統,可他們就是沒有這個行動。
或者說,他們只是想要自己成為大一統的那個人。
所以,倭國一直都有號稱萬世一系的。
也就是說,倭國從建國以來,他們的王室一直都沒有斷絕。
即使是倭尉府掌權的時代,也只是屈指可數的。
可不管是誰來當權,都沒有廢除倭皇取而代之的想法。
吳迪剛來到倭國的時候,對這種想法很是不理解。
在東土就有人提出過,“帝王,乃兵強馬壯者也!”
就算是遵循了秩序而生的儒家,也是對改朝換代這種事情沒有任何牴觸心理的。
最多最多也就是批判一下上位者的殘忍手段,吃相有些難看罷了。
但在倭國現如今還儲存著這種森嚴的皇室體系。
倭皇永遠都是倭皇!
倭國曾經也誕生過不少的權臣,但就是連一個謀朝篡位的人都沒有。
倭國一方面很是嚮往大一統,想要和東土一樣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皇朝。
另一方面他們又保持了一個特別奇怪的傳統。
松下次郎的祖先,作為一名武將打服了半個倭國的人。
可他依舊是不肯自立為皇,去取代倭皇。
而是號稱是松下府,以攝政的身份來統治倭國,到是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
他還不得不把自己的領地給分封下去。
這就是倭國的矛盾所在。
倭國的那些有識之士,他們都知道大一統的好處多多,但倭國的現狀卻只能如此,怎麼樣也無法完成大一統。
這種矛盾貫徹了倭國人的矛盾之中。
他們很是強調秩序,而且特別的強調尊卑。
但他們又在堅持著這種極為落後的封建制度。
這也是很多的大契人看來,也別奇怪的行為。
就比如,他們一方面在強調著自己是那麼的忠義,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在搞那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
松下次郎的祖宗,其實就是最不忠義的人。
他們向來都是強調服從的,可是他們那邊背叛主上的行為,也是最多的。
倭國的這些個人,一方面可以拿著大刀不怕死一般的衝鋒陷陣,可他們也像是個懦夫一般,躲在平民的身後去殺那些普通的百姓。
這就是倭國人的矛盾。
吳迪在寫完這些之後,覺得自己寫的並非是一本專業的書,到更像是一本通俗的讀物。
算了!
既然寫都已經寫出來了,還是郵遞迴國內投稿試試吧。
吳迪把寫好的書封存好了,然後動用了關係,寄回給燕京城中的出版商們。
倭國在他的一番操控之下,果然上演了一處好戲。
松下次郎的內大臣職位,確實是沒有出現什麼競爭者。
松下次郎試圖將自己的一個族弟推舉出來,讓他擔任禮部辯官。
可就是這一舉動,成功的引起了貴人堂中各名主的激烈反對。
松下次郎試圖想要控制住兩個重要的位置,這樣的做法自然是會引起名主們的不滿。
那些西北大一點的名主們就聯合了起來,居然團結了大部分的小名主,把禮部辯官的位置給收入了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