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雖說是沒有什麼競爭者,但松下次郎還是怕出現什麼意外的。
因為按照大契安撫使的意思,一個內大臣必須要得到三成貴人的支援才可以的。
所以,松下次郎還是派出了自己的親信,不斷的去拉攏著那些小名們。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拉攏可是把他給氣壞了。
這些個小名主現在已經都瘋了。
他們現如今手上有些權力了,已經完完全全的忘記了自己姓啥了。
甚至連吃誰的飯都給忘記了。
不少的小名主是漫天要價,什麼金銀珠寶啊,美人地契之類的。
這可是把松下次郎給氣壞了。
我要是有這些東西,直接賣了換武器,把你們直接給滅了不香嘛?
自從上次的棉布貿易戰之後,倭國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了,就算是倭尉府自家也沒有餘糧啊!
不過,松下次郎心裡也是明鏡的,自己若是滿足不了他們的條件,那還是有人會給的!
萬一真的有那個偷著富裕的家族,有什麼野心的話,想著取代松下家當上內大臣。
那松下次郎之前的這些努力,豈不是給人家白白的做嫁衣了?
一想到這些,松下次郎只好繼續掏空家底,給這些小名主們許下承諾和好處。
相對比來說,松下次郎的處境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畢竟松下家族在倭國還是有很高的威望在的,這些小名主們無非也就是要些錢財,並不過分。
退一萬步來說的話,就算是松下次郎給不了他們要的,他們也是不敢去推選別人做內大臣的。
畢竟他們還是很忌憚松下家族的。
但其他的六個位置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那競爭起來可以說是相當的激烈。
這剩下的六個位置,有幾個其實只不過是擺設而已。
因為在倭國這種地方大名小名貴族盤踞的情況下,吏部其實是管不了什麼的。
所以吏部辯官這個位置,在大契朝廷來說是很大的一個權柄,可放在倭國其實就是個吉祥物一樣的存在。
同樣的道理,兵部辯官也只是個擺設。
自從大契在倭國設立了安撫使司之後,就不斷的裁剪倭國的軍備力量。
這兵部手中的實權,有沒有一個小名主大,還是說不準的呢。
至於另外的四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