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鄭景連連點頭。
“對對對,不能吞併!”
“不吞併還能在南洋那邊傾銷商品!”
說著,鄭景供起了手,敬重的說道:“熊兄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真是令我茅塞頓開!”
兩人相互寒暄了幾句,覺得應該睡下了,便不再說話了。
他們背對著彼此,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心思。
熊泰的這篇文章在燕京城中迅速的發酵了起來。
這篇厚厚的文章,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海洋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海權,那是和皇權同等的權力!
大契的那些個勳貴和侯爵們,也都開始注重起了海洋。
無數的人看過了熊泰的文章,無不是接連讚歎。
而把這篇文章推向了更高地位的,則是羋強他把自己寫的文章寄回了朝廷。
兩篇文章放在一起,可以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要不是羋強與熊泰此時相隔萬里,又一個是前任首輔公子,當朝陛下的大舅哥,一個是不知名的小舉人,兩人完全不可能有任何的交際。
那真的會有人覺得他們是商量好的。
不管怎麼說,兩個人同時提到了海權的重要性,這一點可是直接引爆了皇城。
新朝報為了羋強的文章,特地又增刊了一期。
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都在討論海洋控制權的重要性。
這也讓那些個士大夫們,真正的把眼光看向了海外。
熊泰的六道防禦線理論,也逐漸的成為了朝廷的共識。
既然朝廷已經形成了共識,那就不可能在對倭國和高立繼續放任不管了。
接下來必然是對高立和倭國有更強的控制了。
還有,還要繼續擴大南洋的控制,以及經營好安南那邊。
控制暹羅和吉蔑的同時,還要妥善的經營好身篤。
這些都是朝臣們的共識,也是當朝百年的國策決心。
為了能夠在經濟層面更好的控制這些個地方,總是有人會批判朝廷是重小利。
認為朝廷在這些沒用的地方上浪費心思,就是勞民傷財之舉。
但海洋控制權這個概念,已經成為了眼下朝廷的高瞻遠矚了。
保持朝廷的影響力,保持朝廷對這些番邦屬國的控制力,這就是在保護大契本土的安全。
擴土、重商、海權!
這三大理論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也是逐漸發展演變的過程。
而南洋都尉府中。
海權的感念和文章,還沒有傳到這裡。
此時的王月正在和昨天剛從利亞大陸回來的顧佈德,他倆熱絡的聊著天。
王月和顧佈德雖然在學術意見上面,多有不同之處。
但兩人長久以來的配合還是很默契的。
顧佈德認同的是黃老之學,而王月則是信奉的刑名家一脈。
在利亞大陸的問題上,也算是王月作出了主動退讓,把利亞大陸交給了顧佈德去做“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