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知識無貴賤,但文章絕對有!
就比如經濟方面的,還有技術方面的,這些文章雖然也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也能夠名揚天下。
但這類的文章畢竟只是一隅之術,而且這方面的文章多數寫的都是理論。
要知道,理論這種東西是會隨著時間而發展的,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就像現如今大契的技術層面,放在後世興許有很多也只能是基礎的技能。
等到現如今的技術被淘汰或是被取代了,那麼寫出來的文章,也只能是被後人引用一二了。
但熊泰寫的《論海》可就不一樣了。
這可是指點天下的文章!
內容當中講的全都是國之大事。
如果他的這篇文章真的被朝廷執行使用,那可是要當成大契百年國策的!
能夠寫出這樣文章的人,難道還不能被載入史冊?
這完全不亞於改寫歷史了!
在後世的史書之中,鄭景的名字可能會作為熊泰的標註來出現,但熊泰的名字一定會寫在主位。
不過,鄭景並不嫉妒熊泰,因為他本來也是個君子,他對熊泰取得的成績,更多的是敬佩之情。
鄭景說道:“熊兄,你也知道的,我家住在南洋那邊,你能給我說說你認為的南洋後來之路嗎?”
熊泰猶豫了一下,也坐了起來。
“鄭兄啊,你我都不過是舉人而已,我豈敢在此大言不慚的妄議國策啊。”
鄭景不以為然,他笑了笑說道:“有什麼不敢?”
“日後你中得了進士,恐怕當朝首輔也要找你商議呢!”
熊泰笑著搖了搖頭。
他倒是沒指望過丞相會找他商議,不過要是真有這事,他也是很開心的。
熊泰說道:“若是按照我的想法,朝廷是絕對不會吞併南洋的,甚至還會以羈縻為主。”
羈縻,就是在南洋設立都尉府,然後名義上是大契的領土。
有點像後世的自治區或是特別行政區。
熊泰又說道:“按照我的六道防禦線,南洋和安南這段該屬第二段。”
“朝廷完全不需要大動干戈去吞併,只需要在這裡有一定的影響力就是了。”
“佔據所有重要的港口,然後在一段距離內的海島上有據點就行了。”
“只要能夠對當地的土人分而治之,就能掌控住南洋。”
“這樣算下來,可是要比去佔領吞併南洋來的划算。”
鄭景聽著熊泰的話,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啊,熊兄一席話真是一語中的啊!”
鄭景擺了擺手說道:“我也是讀過了鄭兄你的《重商方針》之後,這才有了想法寫《論海》的。”
“這麼說起來的話,你也是我的老師啊。”
“其實對於朝廷來說,佔領了南洋的弊端,可是要比好處多的。”
“若是吞併了南洋,那原本南洋的土人就也是大契的子民了。”
“那既然同是大契子民,那些土人是不是也要和大契人有一樣的權力啊?”
“如果那樣的話,南洋土人就會成為朝廷的負擔。”?
<!17k>
喜歡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請大家收藏:()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