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是去吐蕃,還是要去哪裡調查拉色王的死因,週四海這個老油條的心中就不禁罵起了娘。
這哪裡是去辦差?
這不就是讓老子去送死嘛!
這吐蕃的拉色王要是真的被人暗殺,那自己要是調查出來了真相,豈不是會遭到幕後黑手的報復?
若這個拉色王不是被暗殺的,那些主張拉色王被殺的派系,也斷然不會放我自己的!
麻蛋!
橫豎都是死啊!
週四海無語叫門,無語到家了!
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不過,聖旨現如今已經下了,他也知道自己沒那個能耐讓皇帝收回成命,所以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向吐蕃出發了。
翌日天剛發亮,週四海就作為大契欽差特使,登上了去往西域的軌道車。
這次週四海出使,可以說整個大契上上下下都在看著他。
不知不覺間,吐蕃依然把自己的位置降低成了大契的藩屬國。
老拉色王兵敗,被那些個貴族聯合起來暗殺了之後,吐蕃剛剛興盛起來的一點勢頭,立刻就被打的煙消雲散。
事實上,這吐蕃國和北遼那些狄戎差不了多少。
這種部落制的體系中,一旦出現了一個特別強大的首領,那上限可是相當高的。
就比如,當年的那些個韃子,只是衝出來了一個鐵木真,就直接把西方給壓的抬不起頭了。
可是這種首領制的情況下,一旦首領失去了權威,那也是相當可怕的!
他們會以極快的速度衰敗下來。
簡單的來說,就是因為他們的上限很高,所以下限也是特別的低。
現如今的吐蕃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如今這吐蕃國內已然陷入到了一片混亂之中。
王室、宗教、貴族都在相互的廝殺,甚至在之前已經爆發了好幾次小規模的政變。
整個吐蕃國都在混沌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吐蕃人發現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他們自己都特別的期盼著大契的使者能快些到來。
吐蕃上下都需要一個結論。
佘離拉色王到底是怎麼死的,這個其實並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大契現在對吐蕃的態度是什麼樣。
如果大契朝廷是支援拉色王室的,那麼四大族就要考慮日後對大契的態度了。
如果大契朝廷不支援拉色王室,那吐蕃又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大契。
大家都在等著大契朝廷來主持公道。
這樣的情況也並非只有吐蕃一家,同樣的高立、倭國、吉蔑、暹羅甚至是南洋和身篤,都是這種類似的情況。
大契現如今已成為了他們內部糾紛的調停者。
大契的這種權威,正在以一種“公正”的處置方,逐漸的深入到了這些個藩屬國的體系中。
週四海這邊是緊趕慢趕的,朝著吐蕃而去。
而此時的朝廷之上,卻在開展著一場新的爭論。
這爭論也是從週四海被任命之後,才開始的。
事實上,朝廷的中樞和地方上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況。
地方上處理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庶務,就是那種恨瑣碎的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