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在港口中有幾千名的勞力。
如果繼續任其發展下去,他們指不定某一天真的要當家做主人了呢!
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朝廷不管是派誰去平亂,恐怕都要仰起鼻息了!
土銘說道:“陛下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對於那些個資產達到一定數額的家族,進行更重的徵稅。”
“賺的多的,就要多為國家做貢獻。”
“如果這些個商人不按時繳納稅款,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最嚴厲的判罰!”
“另外下官能看得出,陛下是想要對已經形成壟斷的行業,進行必要的拆分。”
“特別是那些搞運輸行業的,必須要堅決杜絕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孫文錢和榮千萬依舊點著頭。
不過,抑制兼併這件事,一直都是朝廷所有官員的共識。
不管是自己身處什麼樣的立場,所有人都是希望抑制兼併的。
這可是這片土地上,透過一代又一代的王朝,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才總結出來的教訓。
但在大契之外的土地上,抑制兼併這種事情還並沒有達成共識。
高立,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在全面效法大契的程序中,高立也將大契的禍患一起學了過去。
而這些個問題也在高立的土地上逐漸發酵,以至於到現在是愈演愈烈。
高立在全面效法大契這件事上,可以說是相當的痴迷,他們一直都是緊隨大契步伐的。
就在上次倭國受到了大契的打壓之後,金三順回到高立,乾脆就直接放棄了發展工業體系。
轉而全面的發展起了商業。
高立王庭把國庫中的所有銀子都拿了出來,用這些錢買來了二十隻可以遠航的商船。
接下來,高立就以王庭的名義成立了一家遠洋公司,全面開啟了航海運輸業。
一開始這家公司還是官營的那種,高立的戶部在全面管理這這家公司。
但不管怎麼弄,經營的效果就是非常一般的那種,一點好的起色都沒有。
這倒也不能說他們沒有多少的盈利。
賺錢是很賺錢的,但高立王庭的人來做管理,那總是免不了要上下其手的。
高立和大契的情況差不多,可是本質上操作這一切的人卻不一樣。
方景是大契的皇帝,是九五之尊,是天子!
而金三順只不過是高立王庭的一屆臣工而已,只不過是個執政王。
金三順他並沒有方景那樣的威望,而高立王庭的監管機制又是特別落後的那種,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兼管這一說。
如此一來的話,高立各層級的官員看見了遠洋賺來的錢都動了心,這家官辦的遠洋公司原本還好好的,可就在幾個月之後卻出現了巨大的虧損。
這下子金三順可是坐不住了!
這個遠洋公司可是傾盡了國力才開起來的!
“這群廢物!”
金三順怒火中燒,舉手就砸爛了一口從大契花重金買來的卷缸。
官辦的遠洋公司虧損的原因,金三順找到了。
一方面是因為王庭中有人那種操作,出現了貪腐的情況。?
<!17k>
喜歡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請大家收藏:()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