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戰爭才能帶來更多的奴工啊!
這是青州人的共識。
沒有奴隸了,那就等於不能繼續採礦了。
至於那些死在礦井中的奴隸,他們是北遼人還是安南人,或是古波斯人還是英吉人,反正是沒人在乎。
青州的百姓不在乎,官府也不在乎。
青州上下在乎的只有,還剩多少奴隸能下井榦活,下一批奴隸什麼時候能送到。
所以,對於青州人而言,他們是相當渴望戰爭的。
這種主戰的思想傾向,同樣也影響到了東寧和聖麋國,甚至是西域很多地方的國策。
東寧國、聖麋國、西域都尉府,他們都在瘋狂的吸收著人才儲備。
現在但凡能有點功名的秀才,只要到了這些地方,都會被委任一方的。
若是個舉人的話,那去了東寧或是聖麋國,更是會直接被委以重任。
還有機械學方面的人才也是一樣的,但凡是有點技能傍身的,到了這些地方安家,絕對都能有施展拳腳的地方。
青州,這裡就是那些地方的人才儲備庫!
青州這種主張戰爭的傾向,也隨著影響到了這些地方的國策施展。
有人拼了命的往西域去,當然也就有人拼了命的從西域離開。
吳迪接到了朝廷的調令,讓他去倭國擔任倭國的安撫使。
獲得了這樣一個新的職位,吳迪曾經的部下全都紛紛向他道賀。
能從一個武將轉變成文官,那就說明了吳迪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說不能今後吳迪還能在政事堂混個位置坐坐呢!
就算是已經官拜大將軍的夏建寧,他也是非常羨慕吳迪的這番際遇的。
面對給自己道喜的部下們,吳迪把自己在西域受到的賞賜,全都分給了眾人。
最後,吳迪對夏建寧告辭。
“大將軍,真可惜不能助您一同攻打古波斯了!”
夏建寧輕輕扶起了吳迪,他說道:“吳大人,朝廷這般重任與你,日後脫武從文,說不定吳大人會有首輔之象呢!”
“首輔之位,吳某人著實不敢想。”
“不過,只要吳某人在世一天,定會對朝廷效忠!”
“只是,這次前去倭國,我實在不知該如何自處啊。”
對於西域地區的這些個小國來說,吳迪自然是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的。
但倭國可是朝廷很看好的藩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