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商行掌櫃的既然已經報了官,官府就不能讓他們自己私了了。
按照大契律法,盜用他人錢財者,仗責五十大板。
捱了五十大板的李四就懷恨在心了,於是跑去找掌櫃的,想著氣氣他,就跟他說了自己有多聰明。
但,掌櫃的一聽他的事情,一下子就不樂意了!
掌櫃的再次把李四給告上了大堂!
稱李四是用商行的銀子賺的錢,因為本金是商行的,所以賺來的錢也應該是商行的,而且李四賺錢的時候並沒有辭工,所以也應該算是商行的所得。
這一告,李四又被打了二十大板。
這會李四不服了!
他覺得自己雖然是挪用了商行的錢,但說到底也只能算是不告自取,也不能說是商行的出資,自己憑本事賺的錢,為什麼要給商行呢?
於是,雙方各執一詞,就來到了順天府尹打官司了。
訟師。
這也是現在大契正在興起的一個新職業。
隨著大契的經濟騰飛,民間也多出了很多的糾紛。
比如債務的、婚配的、契約的等等。
這些民事方面的糾紛,也漸漸成為了坊間的熱點話題。
而訟師這個職業,就是專門幫著這些有糾紛的人打官司的。
當然,大契的訟師和方景在穿越前的現代律師,是有很大不同的。
訟師的行列當中也分很多種,有隻寫狀紙而不伸冤的佣筆之人,還有既寫狀紙又幫著伸冤的珥筆之人,更有隻為豪強伸冤或藉機魚肉鄉里的茶食之人。
總而言之吧,就是大契現在訟師的隊伍很亂,也很精彩。
要說在之前大契也是有訟師這個職業的,但那個時候坊間的官司事件並不多,所以很多的訟師都是帶著做的,並不能以這個為生。
但到了現在,訟師這個職業在大契已經發展到了很炙熱的程度了。
最開始的訟師,也都是也口才比較好的落榜秀才在做。
而且當時多數的官司也都是刑案方面的。
說起打官司這件事,最起碼也是要會寫狀紙的,所以訟師這個職業的入門門檻還是很高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契百姓對於訟師的需求也日漸增加。
那些自知考不上科舉的秀才們,紛紛開始學起了大契律法。
而且不單單是秀才,還有刑部或是其他官貴家的子弟,他們也開始學習起了怎麼做訟師。
而諸子百家中,另一家也悄然的興盛了起來。
察士!
就是那個提出白馬非馬的學派。
要說這個學派是很重視邏輯的,他們學習的典籍也都是詭辯之術。
在公堂之上,他們的詭辯之術也是極為好用的。
一些訟師發現,學習察士的知識會更容易在堂審中勝出。
於是這些訟師就開始研究起了察士的學問。
這下好了,兼修了刑名家和察士的秀才們,立刻佔據了訟師的絕大多數。
有很多的案子,他們斷的比官府大老爺都準。
其實,除了打官司之外,現在大契的商人們之間也流行起了籤契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合同。
在簽約契書的時候,百姓們也都會請訟師來看看。
這次商行和李四之間的官司,兩方都是不差錢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