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江南懂得元學的大儒也不是很多吧?”
孫殿聽他這樣問,隨著點了點頭。
朝廷推廣元學的,立元學為朝廷正統學術,這件事辦的實際上有些倉促。
元學在燕京城的傳播還是比較廣的,但在江南一帶就沒有那麼多讀書人學習元學了。
而且,土銘除了在新朝報上刊登過幾篇文章以外,也沒有出過什麼像樣的經文,為了能夠湊齊元學的基礎教材,那篇佚名的《拓論》都被塞進了元學經典之中。
反正元學就是個大框架,只要符合元學的理論,什麼東西都是可以塞進來的。
元學到底要怎麼來學,到底要考些什麼,朝廷自己都不知道呢!
更不要說元學的課程該教一些什麼了。
林玉說道:“大人,咱們現在要在江南找個元學大儒,那鐵定是找不到的。”
“莫不如先開設幾個課程,然後讓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意思去選學。”
“現在禮部也沒有將考試的綱要編纂好,那就找一些比較實用的課程先用上,反正這些內容學生們學了也不會吃虧的。”
孫殿思索著點了點頭。
他問道:“那現如今有什麼課程實用呢?”
林玉立刻說道:“當下江南商貿繁榮,最實用者莫過於算術了。”
“各家店鋪都需要會記賬的先生,前幾日我還聽說花河府的賬房先生辭職了,說是被一家海貿商行給挖去了,開了三倍的銀子。”
孫殿倒吸了一口氣。
江南的財政富庶,官吏的月銀一般都不是很低,最起碼保證生活開銷是夠的。
三倍的銀子,完全能夠證明賬房先生在江南的緊俏了。
林玉繼續說道:“那咱們就先開設一些算術的課程讓學生們先學著,反正這些知識也都是能用得上的。”
孫殿點了點頭,來公學院求學的都是些窮苦人家的孩子。
現在江南士紳大戶人家都還在觀望狀態,而且都是恥於將子弟送來公學院的。
不要錢還管飯,這就有不少家境貧寒的人家,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把他們送來公學院了。
這些孩子們的野心不是很大的那種,非要一定考上舉人進士不可。
只要能夠在衙門口裡找到個吏員的公差,不少家庭都覺得是自家祖墳冒青煙了。
所以,讓他們先學習算術,一定是可以的!
他們也一定會很願意接受的。
林玉繼續說道:“據我所知,這元學講究個格物致知。”
“我聽說現如今江南也缺少能擺弄機械的人。”
“要不然再開設一門工匠方面的課程,這樣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孫殿想了想也是點頭認同。
眼下工匠的地位也是在不斷攀升的,高永鑫升遷之路雖然有他皇親國戚的身份原因在,但至少也能說明朝廷對工匠的重視。
高永鑫的很多徒弟也都走上了仕途的道路。
不少地方上的名匠,也都得到了朝廷官員的身份。
講一些關於機械方面的原理,教一教關於機械執行方面的理論,這也算得上是元學的範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