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的鹽稅一體辦法,在江南這邊實施起來一點阻礙都沒碰見。
等到戶部尚書拿到孫殿的摺子時,看見江南的商稅之後,也是大吃了一驚。
在大契皇朝剛剛建國的時候,江南的各項賦稅加在一起也就是年入個三千萬兩左右。
要知道,那個時候江南的賦稅,可是佔據了整個大契國庫的半壁江山的。
可以說,江南賦稅半天下!
不過,隨著大契皇朝建國時間越來越久,江南的賦稅並沒有隨著提升,而是越來越少了。
在均勞入田之前,整個江南地區的各項賦稅加在一起,也就只有區區六百萬兩銀子左右。
到了均勞入田之後,江南的賦稅在開始逐漸回升,但那個時候也就只有八百萬兩左右的體量。
這倒不是土銘的均勞入田作用不大,而是因為江南的豪族控制科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
江南的田地基本上都是集中在這些有影響力的人手中。
自己人在朝中為官,正所謂官官相護,朝廷自然就很難到這些有實力的鄉紳頭上徵稅了。
江南的賦稅問題一直都是個大問題,而且連年下降的趨勢也是讓人很頭痛。
方景的原主剛剛繼位登基的時候,戶部的財政就因為江南賦稅不足而出現過危機。
但幾年之後的今天,孫殿送上戶部國庫的銀子,足足有一千六百萬兩!
這些都是查抄了鹽商家之後,不上來的鹽稅虧空。
除了這些之外,新成立的鹽稅管理所,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收上來了六百萬的商稅。
戶部尚書高興的就像是個孩子,他實在難以掩飾心中的喜悅。
這朝廷國庫有錢了,比他自家有錢了,他還要高興。
不為別的,起碼官位能保得住了,而且還不用看人眼色了。
如果這樣持續下去,用不了多久江南的賦稅便又能重新回到建國時最好的狀態,兩千萬兩年稅額!
若真是如此的話,朝廷的財政可就寬鬆不少了,這絕對是件大好事!
當然!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人高興了,那自然就有人要難受。
方景看著孫殿平定鹽吏叛亂的摺子,他被氣得眼冒金星。
好你個孫殿,大狗東西!
朕提拔你,就是為了讓你背刺朕的?
方景看到孫殿是如何恩威並施爭取到最有利的時機,又是怎樣當機立斷調動巡海軍來平亂的時候,恨不得直接撕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