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孫殿這個人在江南百姓中的口碑還是很好的。
這些讀書人罵孫殿,老百姓們自然是不幹的。
一時間江南的百姓一人一口吐沫,差點沒給江南的讀書人淹死。
到了最後,這些抹黑孫殿的讀書人,自己都沒有辦法繼續說下去了。
這次江南鹽亂,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孫殿抓捕江南一帶大小鹽商,共計七十餘人,牽涉出來的當地豪紳大族足有八十多戶。
這其中不乏有很多的官員,他們就有小百十餘人。
本地的書院更是有很多都牽扯在了其中。
江南的江湖門派也是有幾個牽扯進來的。
唯獨有點遺憾的就是,挑唆鹽亂之人,李霸天提前接到了訊息,他在孫殿抄家之前就離開了平江城。
孫殿又一次逃的不知去向,但其他參與之人卻全部落網。
證據確鑿!
孫殿直接將這裡的情況上奏給了朝廷,等待朝廷發落。
一時間,江南計程車紳們各個都是誠惶誠恐。
江南一帶更是風雨飄搖。
鹽吏們造反還有開始就直接被孫殿給滅掉了,這件事讓江南的布政使知道之後,他也是心有餘悸。
如果江南真的生出了什麼亂子,那他這個江南布政使鐵定是脫離不了干係的。
而且,透過審訊之後他才得知,這次的鹽亂居然還有北遼的勢力攪合在其中。
江南布政使知道了訊息之後,就光是冷汗就流了一後背。
接下來的幾日,朝廷接到了訊息之後便立刻發出了海捕文書,全力捉拿李霸天。
江南鹽亂一案,徹底讓朝廷抓住了江南士紳的把柄。
這一件事就讓整個江南都安定了下來。
誰也不知道自己家有沒有什麼親人或是朋友,和這件事情有所牽連。
他們自然也不敢再生事端。
而孫殿建立的鹽稅管理所,也是在這樣的沉默之中成功的建立了起來。
以那些落榜的秀才為文吏,以那些鹽吏為衙役。
管理所一邊將平價的官鹽送到了鄉野田間,一邊開始對士農工商們收取商稅。
江南的地主們原本還是有點怨言的,因為鹽稅管理所不單單要對田地收稅,更是要對他們的工坊進行二次收稅。
可是有了鹽吏造反的這件事在面前,他們也都是或多或少的牽連一些在其中的,於是他們連反抗的勇氣也一點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