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江南和淮南等等富庶的地方,私學也是很昌盛的。
這些地主豪強,他們透過辦學堂,資助學子的方式招攬人才。
等到這些學子成為了官員之後,便可以輕輕鬆鬆的招攬。
而在這些學子的心裡,也是覺得學院給了自己成功的機會,自己現在成功了,確實應該回饋。
說白了,學子們和地方豪強之間的關係,早在入學的第一天就繫結在了一起。
一時間,幾乎議題的主要旋律都被這些法儒學子們給控制住了。
江南一帶,各種書院的弟子們空談成風。
甚至直接發動了民間呼聲的力量,控制住了地方上的官員施政。
而那些地方官為了能夠考評升遷,往往也會對這些豪強們妥協,甚至是有更深層次的合作。
所以,這次選舉來到燕京城的代表中,幾乎都是法儒兩派的學子,自然也是要向著自家人說話的。
而不少透過書院考中進士的學子,他們成為了大契官員,其內心也是更加偏重與法學的。
只有到了羋天正這個級別,才能清楚的看到一個國家被法學控制的危害該有多大。
若是長此以往下去,朝廷的根基勢必會被動搖。
地方上被地主豪強控制住,隨著朝廷進一步的衰落,怕是日後很難從地方上獲取到稅額。
如果不是土銘在花河府施行了均勞入田制度,花河府的田地稅甚至都比不上西北一帶。
江南的稅收也是不斷的被這些豪強們侵蝕,這次土銘的變法,也算是變相的給江南府衙續命了。
可是隨著地方豪強的不斷壯大,均勞入田這種政策實施下去的效果也是越來越難。
畢竟不管多麼好的政策,都是需要有官員去實踐的。
這項政策一定會逐步擺脫,田地到最後還是要回歸集中到這些地主的手中。
法儒學派和地方豪強們彼此繫結在了一起,豪強給書院提供銀子,提供傳播的渠道,還會給優秀的學子進行造勢,製造各種聲勢。
而成為了官員的學子,又會多多少少的照顧地方上的豪強。
雙方的關係已經逐步扭曲成了一隻恐怖的怪獸,正在牢牢的抓住地方上的根基。
這次的辯論,只有土銘舌戰群儒。
幾乎所有賢良和朝廷的官員,全都站在了法儒這一邊。
雖然他們之中有很多見多識廣的人在,也是認為土銘的格物致知是有利於大契未來發展的。
但!
他們不能不為自己的仕途和利益著想!
支援法儒,這就是在維護自己家族中的利益!
就在這樣的辯論之中,一個上午的時間過去了。
方景聽著雙方的辯論,忍不住的打了很多個哈欠。
什麼亂七八糟的辯論嘛!
這對於方景這個現代穿越過去的特殊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大型折磨會!
不過,看見法儒這邊的聲勢如此之大,幾乎所有的賢良和朝臣都站在了一邊,方景就更加堅定了自己要支援元學的想法。?
<!17k>
喜歡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請大家收藏:()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