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用說嗎?
當然是選a了,必須接受啊!
即刻,方景清了清嗓子說道:“朕以為不然!”
群臣聞言瞬間安靜了下來,方景又輕咳了一下說道:“這義渠軍也是我大契的子民。”
“他們駐紮在西域百年之久,依然有嚮往大契之心!”
“此等忠義之師,如何能放棄?”
“另外,西域自古以來也是我大契的領地,又怎能放棄?”
“朕心意已決!”
“立刻召集軍隊,策應義渠軍還朝!”
“另外,朝廷要派遣軍隊進入西域,朕絕對不會割讓任何一寸屬於大契的土地!”
方景說的那叫一個一正言辭。
一時間下面聽候的群臣們也說不出來一句反對的話。
反正現在大契也是國力昌盛,出兵接應義渠軍好像也用不了多少銀子。
最後,大契的朝廷還是包容了方景皇帝的“小任性”。
皇上您說什麼都對,您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反正現在京察才是最重要的大事!
接下來,朝廷成立了公議,即刻出兵西域接應義渠軍還朝。
同時朝廷也要接手天池,重建西域都尉府。
方景想了想,就決定要從這次京察的人選中,擇取一部分去西域做都尉。
反正還有半個月京察的結果就要出來了,朕還是等得起的!
如果說這次的京察大考,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是戰戰兢兢的話,那孫殿那就是誠惶誠恐了。
孫殿,禮部的一名五品寄祿官。
他之所以能坐在這個官職上,並不是因為科考的原因。
當然,也不是家族的福澤。
而是捐出來的官。
說的直白一些,那就是花錢買來的官。
先皇末年的時候,朝廷國庫捉襟見肘,朝廷為了籌集更多的錢款,就開放了一次捐官。
只要花上足夠的錢,就能買到相應的官職。
當然,先皇末期的捐官行為,當時也是被言官們給噴的要死了。
不過,那時候大契朝廷正要對北遼動兵,國庫緊張自然是不行的,朝中的大佬們最後還是把這件事情給壓下來了。
孫殿當時就是花了一萬兩銀子,捐了一個五品的小官。
這絕對是超級土豪的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