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卻被兵墨兩家的大宗師拒絕了,說因為能量不勻反而有可能造成樞紐爆毀。
秦始皇脾氣爆裂啊,兵墨兩家兩位大宗師不答應就是不給他面子,當即命收集天下兵器,於鹹陽鑄成十二金人,大傷了兵家的根基。又下令大造阿房宮和長城,令墨家子弟損傷無數。
兵墨兩家大宗師無奈,只好答應了,於是秦始皇帶上他們和道、儒、法、陰陽的四家宗師一起,前往泰山封禪,希望能合六人之力轉動天地樞紐。
預測是對的,由於輸出的能量不夠又不勻,天地樞紐果然當場大爆,不止兵墨兩家的大宗師當場隕落,連道家、陰陽家和法家的三位宗師也是身死,只剩儒家的宗師由於當時修為最弱,逃過了一劫。
但秦始皇終是秦始皇,華夏的道種沒法尋找感應到了對吧,不是還有傳說中飛往東方和西方的麼?
於是排出又派道家方士徐福往東出海去尋那道種,怕他路上念力消耗無法施展神通,還特地給了他三千心思最為純淨、最易收集念力的童男童女。哪知徐福一去五六年,卻並沒有什麼好訊息穿傳回來。
秦始皇無比失望之際,自然又為當年之事遷怒於儒家修士,認為是他修為太弱才導致功虧一簣,便用焚書坑儒來發洩對儒家的怨恨。
秦始皇終歸是秦始皇:百家的修士既然靠不上,那我就靠我自己!
他決定自己想辦法:雖然現在沒人會用佔蔔來尋求天道指引了,但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不是據說都會麼?
那我就親自去找三皇五帝,去他們的墓前,或者祭拜或者挖掘,終要找到天道的線索!
於是秦始皇不顧上了年紀,硬是要親身前往各處傳說中的帝王墓地。去雲夢、去九疑山、去會稽,所有傳說中的帝王墓他都一一親自去到,哪怕身染重病也沒放棄,最終病死在路上。
在歷史裡,紅顏白發,只是一剎。轉眼間,離那世間第一劫結束已經又是快500年了,諸家宗師已隱隱能感到第二劫的到來也許就在數年之間,而且其兇險更是遠勝第一次。
偏偏此時的各家,由於秦始皇當年的那次折騰早都已傷了根基,百家裡只有道、儒、兵、醫、農這五家的宗主能達到宗師境界,其他各家都已勢微。
正在絕望之際,偏偏石頭縫裡蹦出個南方來,找出了能幫各家修士一齊快速收集念力的方法,這叫各家宗主如何能不大喜過望?!
哪知道才聽到訊息兩三天的世間,還未等他們商討好一起去尋南方,這家夥卻自己跑到京師儒家宗門來了,於是各家宗師趕緊神念聯絡好,今日一起在此等他上門。
漫長的故事聽完了,南方卻是沒有說話,不知在沉思著什麼,一張俊臉上久久陰晴不定。
雖然這世界與之前的世界不同,但有太多的相似了,那邊也有很多熟悉的軌跡,也許都有了原因:
秦始皇後來的種種怪異行為和暴斃於路。。。。。。。後來那些皇帝玩鬧似的封禪。。。。。。明成祖派大船隊幾次三番的尋找至今不被理解。。。。。。還有。。。。。。每約五百年一回的文明浩劫。
如果兩百年多年民不聊生的戰國是首劫,那五百年後的五胡亂華就是第二次大劫,近四千萬的漢人最後被殺的只剩三百萬。
又約五百年,三劫:五代十國、山河破碎。
四劫,元滅漢統、衣冠無存。
五劫:八國肆虐、倭寇橫行。
至於五劫之後再五百年的最終大劫。。。。。。各自東西而去的另兩個道種,自己那世界也會有麼?那它們早在數萬年前所感孕出的文明,也會遇到麼?
突然想到東邊的利莫裡亞和西邊的亞特蘭蒂斯,這兩個除了留下隱約的大洪水傳說,再也找不到一絲痕跡的文明,南方不由打了個寒噤
。。。。。。難道最終大劫就是。。。。。。陸沉?!
終劫太遙遠,已近在咫尺的第二次劫難呢,如果這世界也遇上五胡亂華的那般的慘狀。。。。。。那漫天的血色、那屈辱的號哭、那些成為兩腳羊的少女、那千裡無雞鳴的人間!
南方的眼睛突然無比明亮,來這世界後第一次找到了目標,沉聲對眾人道:“那麼,若要抵抗這大劫,需要我做些什麼?”
孟不移緩緩道:“其實當年秦王所派去的六個修士中,唯一僥幸活著回來的那個儒家修士,就是我的先祖。他去世前留下了一個秘密,但也是一個希望:。。。。。。天地樞紐當時只是爆裂,卻未曾徹底損毀,如果有朝一日,能重修集齊六位大宗師級的各家修士,還有機會重啟樞紐,開啟三十六重天!”
南方道:“那是要我用這法門,在短期之內幫諸位宗師沖擊到大宗境界麼?”
孟不移搖頭道:“是要嘗試用這法子沖擊出六個大宗師來,這也是現在唯一的希望。但,不是我們中的任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