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伯靡也沒想到,攻了一座城池就讓他丟失了一萬兵力,照這樣下去,即使攻下戈邑,那也幾乎等於同歸於盡,所剩兵力也寥寥無幾。況且若是少主那邊再發生個什麼特殊情況,自己又那什麼去照應。
正在伯靡在困惑之時,門外的兵士就報道說,穆城的軍師攜投降書來歸降,這讓正無計可施的伯靡瞬間覺得有出路了。
“早聞大將軍伯靡那是老當益壯,雄才偉略。昨日一戰,驚天地泣鬼神,無限神威。”
伯靡哪是要聽徐軍師拍馬屁的話,“聽說你此行是來投降的。”
“大將軍您是不知道,我家將軍那是仰慕您已久。自從聽說您要帶兵從此路過,是日盼夜盼就等將軍您來。這不,總算是把您給盼來了,所以想助您一臂之力,也想為光複夏朝出一份力嘛。”
“這好說,回去告訴你家將軍。若是明日午時開城投降,他還是做他的將軍,城池內的一花一草也不會得到破壞。若是明日午時不開城投降,到那時我就把它夷為平地。”
“明白大將軍的意思了,小人這就回去稟告我家將軍。”
這一投降倒是真開了個好彩頭,接連下來的三座城池:水城,霍城,徒城,無不紛紛效仿郭穆,開城投降,保得自己一官半職,順便也算為帝王之業做了貢獻。
伯靡在收編了這四座城池的兵力之後,軍隊人數得到極大擴張,從之前的十九萬增加到現在的二十五萬。不到一個星期,伯靡的大軍在攻克了錦城之後,就沒有再遇到半點阻力,二十五萬的人馬即刻就兵臨戈邑城下。等到寒戲從純娥的被窩中被驚醒之時,才發現為時已晚,就憑戈邑城內的十萬兵馬,怎麼敵得過伯靡手中的二十五萬大軍。
~
且說,就在伯靡一路攻城拔寨,到達戈邑城下之時。他給少主寫的書信也快到金城了。那趙又廷和他的兩個心腹是想盡了辦法想要除掉韓信子,可是那韓信子寸步不離軍營,他們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機會下得了手。
沒有辦法,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寒澆是走得越來越遠,可是少康還是沒有半點打算過江的意思。於是那乃才靈機一動,想到,既然他們拿韓信子沒轍,倒不如去擷取那伯靡給少主的書信,然後稍加改動,必能讓少主動心。
於是在褒的財力的支援下,很快他派遣的人馬就在信使趕來的路上,老遠就把他給截下,把書信奪了過來。
趙又廷開啟這書信一看,不出所料,全是告誡少主不要出兵,不要魯莽行動的肺腑之言。若是真讓少主看見這封信,那他們計劃的行動就徹底完全泡湯了。
“哈哈,真是萬幸啊,萬幸。幸虧賢弟想得如此一高招,若真讓你家主子看見這封信,那是徹底沒希望了。”
“大當家,你這是哪裡話,怎麼是我家主子,他早就不是我家主子了,而是我家主子的敵人。”乃才那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有這覺悟好。覺悟好。”褒正也不免迎合誇獎一番。
“我且找一個文人,模仿著這字型寫出另一封書信來,必要那韓信子看了也識不出真假。”
“那之後的事就有勞大當家了。”趙又廷把書信交到褒正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