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出現了新的音樂素材。
整個這一部分與第一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梅花另一個新形象。
曲調中多次出現的八度大跳使得旋律大起大落而又跌宕多姿,節奏急促、剛健,同時音型中所帶的切分節奏型也使得音樂極不穩定。
在演奏手法上則採用了特有的滾拂手法使琴曲表現出一種風雪交加的意境。
在第七、八兩段的曲調中,曲子轉入高音區。二分音符的反複進行,八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的結合以及切分節奏型的巧妙貫穿,使曲調高亢流暢,節奏顯得更加鏗鏘有力,情緒高昂而熱烈,進一步塑造了梅花不懼風寒的凜凜風姿。
在隨後的第九段落中,又在其中低音區再現第七段的主題曲調。
……
師珏右手中指向內彈入,散勾五絃,隨即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散挑七絃,琴音震顫間,似能聽到“嗚嗚~”的風聲。
大風刮卷,滿樹梅花簌簌而響,有片片羊脂白玉般潤白通透的花瓣脫離枝幹,飄散與空中。
一時間,竟分不清楚這漫天的白究竟是雪花還是梅花?
冷香散逸,眾人被迷了眼,亦被醉了心。
……
琴曲進入末段,師珏左手按弦,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挑七絃,琴音越發的低婉柔和,又透著份幽遠與曠達。
風勢漸漸的緩了,連帶著凜冽的雪花也溫柔了起來,悠悠蕩蕩,帶著幾分漫不經心。
雲層四散,露出了一輪彎彎的月牙。
月色清輝,傾灑而下,大地似乎被塗上了一層糖霜,莫名透出了一抹甜意。
梅林重新恢複了一貫的清幽與寂靜。
枝幹修長遒勁,其上點綴的朵朵白梅終是舒緩開了自己的身子,花瓣四散綻放,“摧殘”過後的梅花不改其清逸高傲的姿態,溫軟滑膩的花瓣透著淺淺的清寒之氣,流轉著如水月色,閃著盈盈的光。
……
琴曲進入尾聲,師珏左手食指輕觸七徽,右手食指輕輕地依次向外挑兩根弦,歷七絃,歷六絃,繼而右手中指向內彈入,勾五絃,泛音又起。
琴音減弱,旋律漸慢,卻不減其清越幽遠,泠泠然,鏗鏗然。
風雪過後的天地,寂靜無聲,月色猶如輕薄煙紗,悄無聲息的覆蓋過山川、河流,乃至這一片梅林。
整片梅林都散發著一層朦朦的光,照亮了一方天地。
梅花於夜色中幽然綻放,清香浮動。
有零落的花瓣,鋪了滿地。
最顯眼的,卻仍莫過於枝頭淩霜傲雪的白梅,渾然天成的驕傲與清貴。
……
師珏一個撮,右手大指向外彈出,右手中指向內彈入,託三絃,勾一弦,至此,琴曲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