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略略加快,李崇思無名指輕點十徽,右手食指向內彈入,抹一弦,泛音又起。
濃雲漸散,一彎慘白月牙若隱若現。
月色如霜,悽清,而冰涼。
烏鴉猩紅的雙眼隱隱發光,好像玻璃珠子似的,透著幾分無機質的冷硬質感,其內一片空洞,倒映出沒有盡頭的荒冢。
……
李崇思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挑抹勾,再接背鎖。所謂背鎖,即右手在同一弦上,剔、抹、挑依次彈出,共得三個音節。
琴聲幽幽,一抹清氣於琴絃震顫間嫋嫋升騰而起。
月色蒼白,有瑩瑩綠光朦朦朧朧,於眼角搖曳。
眾人不由得轉動眼珠,定睛看去,一片荒草斷垣中,在一塊殘損墓碑前,竟有一株竹子孑然而立,色澤深深,恍若墨色,細細打量,才發現是濃鬱的碧色,似青碧之色層層疊加,才塗抹出了這般近墨的顏色。
竹子並不如何粗大,卻勁瘦修長,自然散發出一股清傲之氣,片片竹葉線條淩厲,似透著幾分鋒芒之氣,眾人不禁眨了眨眼,好像他們的眼球真的有了些微的刺痛之感。
竹生空野外,
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
徒自抱貞心。
荒野,亂墳,孤竹,本該是一副奇詭陰森的畫面,但是朦朦清輝籠罩竹身,縱然處於魑魅魍魎橫行的黑暗之地,孤竹亦不改其清華高潔的本質。
李崇思右手無名指向內彈入,散打二絃,曲調由高音轉為低音,低婉醇厚的琴音猶如水面波紋般,緩緩擴散開來,尤帶著幾分空濛之感。
墟墓孤竹,搖曳秋風;大化之音,遺響空谷。
……
李崇思右手食指向內彈入,散抹五絃,隨即右手中指向內彈入,散勾四弦,猶如古廟鐘磬之音,看似平淡,卻韻味悠長。
眾人心湖乍起波瀾,久久不息。
孤竹默然靜立,偶然夜風拂過,發出細碎輕靈的“窸窣”聲。
淺淺的綠光,不是一般墓地裡的磷光,不是那種陰森的慘綠,而是更為清透幹淨的色澤,照亮它所在的方寸之地。
在這方死寂的地界,它是如此的不同,這般的生機勃勃,不受絲毫死氣的侵染。
明明是屍骨埋藏的死亡之地,卻開出了“生之花”,在這裡,生與死的界限模糊不清,不禁讓人懷疑,這株綠竹,難道是哪一個亡魂幻化而成的嗎?
……
李崇思左手大指輕點四徽,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挑七絃,繼而左手無名指輕觸五徽,右手中指向內彈入,勾四弦,“錚~錚~”琴音如水,自李崇思的指尖潺潺而出。
音質清亮,餘音悠遠綿長,纏纏繞繞,更添一抹意味深長。
泛音與散音交替出現,高音與低音的跌宕起伏,頗有幾分天地交泰、陰陽相和的意味。
死氣沉沉的墓地中,一株生機勃勃、散發著瑩瑩綠光的孤竹顯得突兀極了。
但其身姿清傲,氣度凜然,完全不在意自己所處的環境如何。
這份坦然,使得這株孤竹在破敗的墓碑前竟然有了幾分理直氣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