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不甘心!他不願泯然於眾,當那無數被淘汰的所謂天才中的一員!
既然他有天資,縱然比不過那些真正天資出眾之輩,但是他還可以靠努力去彌補這之間的差距,一倍的努力不夠,那就兩倍,兩倍不夠,那就三倍、四倍、五倍,甚至是十倍、百倍的努力。
勤能補拙、天道酬勤、功在不捨等等這些古語並不是無的放矢的吧?
不管結果怎樣,不拼一把又怎麼能知道結果?不拼一把又怎麼能夠……甘心?
因為有了念想,有了執念,有了要實現的目標,所以他拼盡全力,壓榨自身的潛能,突破自身的極限。
過程自然說不上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有時候,他也在想,這麼拼,是為了什麼呢?
如果是為了一雪前恥,那麼他後來第二次參加四藝競演的時候就已經做到了,他讓所有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對他贊譽有加,他甚至被樹立成勵志的榜樣,名聲大振。
他成功了!他的師友,他的親人,甚至許許多多的陌生人,都以他為傲。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是的,他不滿足。所以他再次挑戰了自身,再次把自己逼到了極限,想再一次的蛻變。
所以他第三次的參加了四藝競演。
所以他此時站在了決賽的舞臺上。
也許人真的是一個不知饜足的生物,他的慾望在膨脹,他的貪念在蠢蠢欲動,他還想要更多,他可以做得更好!
他,要走出屬於自己的琴道!
生命不止,追求不止!他想看看,他究竟能走到怎樣的高度?
多麼令人期待,多麼令人……熱血沸騰!
血液在他體內猶如大江奔湧,呼嘯著,怒吼著,所過之處,巨浪滔天,摧枯拉朽!
……
坐在琴桌前的韓昭,雙臂自然下垂,掩在寬大袖口裡的雙手緩緩收緊,緊握成拳,些微的刺痛感冷卻了幾分他過於灼熱的身軀。
韓昭的雙手伸開、握緊,伸開、握緊,心漸漸地變得波瀾不驚。
將胸腔內的一口濁氣緩緩吐出,韓昭將雙手虛放在琴身上方。
頓了一下,“錚~”琴音響起,韓昭的演奏,開始了。
曲目——《龜山操》。
東漢蔡邕《琴操》記載:“《龜山操》者,孔子所作也。
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魯君閉門不聽朝。當此之時,季氏專政,上僭天子,下畔大夫,聖賢斥逐,讒邪滿朝。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
魯有龜山蔽之,闢季氏於龜山,託勢位於斧柯。季氏專政,猶龜山蔽魯也。傷政道之淩遲,閔百姓不能其所,欲誅季氏而力不能,於是援琴而歌雲:‘予慾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