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的時候,趙啟徵其實是不報什麼希望的,他對自己已經失望了。
彼時,他不確定自己會變成什麼樣,自己的未來又會是怎麼樣的。也許就是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過完餘生。
這樣的設想如此的讓人心灰意冷。
他只是想逃離,拒絕承認這不堪的事實,僅此而已。
但是,一路的走走停停,他卻從最開始的“行屍走肉”慢慢地起了奇妙的變化,他灰暗的雙眼漸漸有光透出,他的腳步漸漸地變得輕盈而有力,而他的嘴角也開始有了淺淺的弧度。
他不再生人勿進,他不再陰鬱寡言,他也不再整天擺著一張生無可戀的臉,讓人以為他要想不開,他的眼中開始有了色彩,有了情緒,有了,靈性!
......
終於有一天,他整個人,由內而外,從靈魂到肉體,煥然一新,似乎獲得了新生。
好似鳳凰涅槃,熬過烈火灼身的極致痛苦後,便是脫胎換骨!
他煥發了更為旺盛而鮮活的生命力。
……
他重生了,所以他再度回來了。
......
古琴,即使是在他最痛苦、最絕望的時候,即使是在他懦弱而頹廢地地選擇離開時,也終究沒有舍下它,即使他所有的不幸都是因它而起。
但是,趙啟徵過去的人生是與古琴相伴的人生,否定了古琴,就彷彿也否定了他過去的人生一般,拋棄了古琴,就彷彿是連他過去的人生也拋棄了一般,這樣的話,於他,豈不是太悲哀了嗎?
所以,他終究是帶上了他的古琴。即使開始兩年,他沒有碰過它一次。
但是,兩年後,再次摩挲琴身的他,熱淚盈眶,泣不成聲。
趙啟徵的人生,終究要有古琴才完整。
所以,他終是從地獄的深淵中又爬了回來,複賽的爆發就是他向世人的宣告:我,趙啟徵,又回來了!
……
趙啟徵微微仰頭,燈光絢麗,這就是他拼了命從地獄回來也要登上的舞臺!
即使過去的記憶再痛苦,此時此刻,一切都不重要了,他只想彈琴!
……
舞臺上不知何時有了一個茅亭,古拙中透出幾分雅緻,其臺階前方有小徑一直蜿蜒到趙啟徵的身前。
趙啟徵沿著小徑緩緩前行,兩邊有光點翩飛,星輝浮動。
茅亭前有五級臺階延伸而下,趙啟徵仰頭而視,腳步不停,拾階而上,繼而撩袍入座,趙啟徵的動作行雲流水,神色沉穩,莫名的氣場隨之散發開來,彌漫全場。
整個會場越發的落針可聞。
“錚~”趙啟徵右手無名指向內彈入,琴聲幽幽而起,一輪明月自茅亭後方緩緩升起,懸在高空,散發出朦朦清輝,幾分迷離,幾分清寂。
曲目——《秋月照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