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個難題,原鐵被上面牢牢控制住,進不到老百姓的手裡。
而且這事還不在興平城內,就算是李翼應該也想不到辦法吧?
陸未陷入深思裡,為怎麼能得到原鐵發愁,也為他們這裡將要面臨的問題發愁。
不過她很快就有了注意,把鐮刀的圖紙又跟老杜頭討論一番,讓他也找些舊鐵,看能不能打一把先看看,自己就先回了家。
到裡長他們回來,已經是三日之後了,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揹著幾把鐮刀,和從城裡買回來的東西。
所有人臉上都帶著汗珠和抹不去的興奮,先把鐮刀放在裡長家裡,就飛快回到自己家,與家人分享買回來的東西。
這邊陸未帶著老杜頭也把鐮刀都檢查了一遍。
確實有些差強人意,不過應付過今年還是沒問題的,如果是好鐵的話,一把鐮刀是可以用上好幾年的。
按照各家各戶交的錢數,很快也把鐮刀發了下去,然後陸未就發現,劉一明家裡並沒有買。
他家的地雖然毀壞了一些,可還是有那麼多的,沒有鐮刀,他們難道用手去拔嗎?
劉一明家的錢都是劉婆婆管著,這個陸未知道,所以既是知道這事,她也一句話都沒說。
有的人,就是要吃了苦頭,才知道別人的好。
接下來就是碾場地,還有各種雜事,都在裡長的安排下,一一完成,等麥子在地裡差不多幹了的時候。
全體村民就拿著自家的鐮刀下地,開始享受豐收的喜悅。
孩子們也跟在大人的後面,手裡提著草編的籃子,把不小心掉在地裡的麥穗,一一撿回來。
割回來的麥子,全部一家家分開垛在場地的邊緣處。
裡長已經帶著村裡的牛把式,一家一家把麥子鋪開,開始碾起來。
黃澄澄的麥子,看的村民眼裡一片霧濛濛的,不知是感動哭了,還是高興哭了。
碾好的稭杆也可以收起來,還是垛在一起,用來做為牛的飲料。
這點村民倒是毫無意見,畢竟牛也是村裡的共有財産,人們養著它,它也為村民們服務。
只有劉婆婆一家,當人們都下地割麥時,他們卻沒有鐮刀,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最後沒有辦法,就跟著劉一明去地裡拔。
可拔出來的麥子,不但帶土,還抖動太大,很多快幹的粒都掉落在地裡了,心疼的劉婆婆好像肉掉了似的。
她開始四處找別人家說好話,希望有人把鐮刀借給他們家用用。
可是這跟大冬天借棉衣,下雨天借傘一樣,每家買的都是剛好夠自己用,又是農忙的季節,誰會給他們?
陸未家裡倒是有多的,她本來備著是預防誰家的壞了,或者真是買不起用的,就拿出來應下急。
結果很順利,沒有一家壞的。
看著自己家的鐮刀,再看看劉婆婆著急的快哭的樣子,她還是猶豫了一下,不過想到她之前處處為難自己,到現在也沒一點改正的意思。
還是把牙一咬,當什麼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