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未的計劃還有很多,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眼下就是怎麼把地裡的東西,安全收回來。
她回來的當天,就去地裡看過了,嫁接的果樹枝都長出了新芽,綠綠的一片。
枝條雖然還很稚嫩,但是果樹也沒有一年成的,這些母苗都是山裡的野桃樹,長的果子很小,盡管也很甜,但是量卻太少了。
而另一種野杏樹,卻可以接出很多,只是味道像水一樣,沒有什麼滋味。
陸未把杏子的枝條接到桃樹上,用桃樹的汁液來養杏,這樣結出來的杏就有桃的味道,還能保持杏的個頭和汁水。
並且桃樹苗種下,至少要三年才能結果,而杏樹如果照顧得當,時間還能提前一年,這樣的話村民就能早一點看到果實了。
一想到兩三年以後,這裡滿山遍野都是果香,四處都都沒有餓民,陸未心裡就一陣快樂。
地裡的麥子和旱稻也長的很好,現在穗子已經黃了,沉甸甸地垂下來,要比往年的長一半還多,且粒粒飽滿。
村民每天都會來田間地頭,看著自己地裡的糧食,激動的無與倫比。
陸未來地裡的時候,就有眼尖的村民看到了,忙不跌地過來跟陸未打招呼,一口一個“夫人”地叫著。
事實勝於雄辯,現在地裡長出來東西最實在,他們之前對陸未的不信任,還有別人煽風點火的那點過節,就全部抿滅不見了。
很熱心地向她打聽麥子和稻子收割時的情況,又問這種麥子吃起來怎樣。
這個地方以前都是種燕麥的,因為燕麥要比小麥抗旱,也容易活,在那種沒水地薄的情況下,這種地裡只能長出燕麥。
不過燕麥也有缺點,就是收成低,而且不好打粒出來,當然磨出來的面也不好吃。
小麥和稻子的種子是陸未帶來的,村民先前都沒見過。
那個時候,她帶著學校實驗好的種子,本來是下鄉要大面積種植的,沒想到會穿越到這裡。
剛開始從劉婆婆家醒來的時候,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些種子怎麼辦?
結果劉婆婆他們根本就不認識,而且那些種子上都拌了藥,濃重的藥味,讓他們根本就不敢動。
交還給陸未以後,她就悄悄地藏了起來,沒想到現在能幫著一村了脫貧致富。
裡長也趕了過來,搓了搓手說:“夫人,您回來了,你看這莊稼也都黃了,是不是該收回去了?”
陸未隨手掐了一穗,在手裡揉了幾下,然後又放在嘴裡嚼。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她,跟隨著她咀嚼的動作,他們的心也一顫一顫的,卻還是壓著好奇,壓著性子,等陸未給出一個結果。
“還不行,要再等幾日,不過有一些事倒是可以先準備了。”
村民的眼睛看看地,又看看陸未,這下更不敢說話了,側耳靜待她後面的話。
陸未吩咐宛童先回去,到自己從城裡帶回來的工具拿來。
這邊也跟村長說:“叫村民打一片地方出來,要足夠大,因為這些莊稼收回去以後,要盡快打成粒,所以我們要有場地把它們攤開去碾。
另外,去山裡運兩塊大石頭,做成石滾,到時候就用來碾場用。”
陸未一邊說,一邊把需要的東西,給大家比劃出來。
沒想到村長一聽,反而興奮起來:“不用去山裡打了,咱們村裡就有,就在村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