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泥山藥糕
夜幕四垂,忙碌的一天落下帷幕。
好安鎖好前門,回到後院。
“明天上午我要做雲臺寺的點心,可能顧不上鋪子裡的事情。剛來的那個姑娘還不是很熟悉,你們要注意一下。”
雲臺寺的考核就是一次招標,時間一到你帶著點心去寺廟交貨就行,唯一要求——素食,忌葷腥和五辛。
蔥、蒜、韭、薤、興渠為五辛,可葷腥就有點模糊。
大魚大肉這些一看就是葷腥,但雞蛋牛奶這兩樣東西算不算葷腥就很有爭議,不同的地區和教派對此看法也不同。
有的認為未授.精的雞蛋孵不出小雞,所以吃未授.精雞蛋不算殺生,牛奶亦如此。
有的則認為雞蛋和牛奶涉及動物和生命,所以是葷腥,禁食。
偏偏這兩樣是點心常用材料,為了防止出錯,好安特意去了趟雲臺寺。
雲臺寺表示認可第一種,但負責齋堂的職事僧說完後又來了一句轉折,點心要清淡。
簡言之就是可以用但不建議,用了最好也不要讓人一眼看出來。
好安回去後立刻打聽了一翻,最近幾年被選中的點心確實沒有這兩樣,而且都融入了具有藥用價值的食材。
就拿甜園來說,第一年的綠豆糕,不僅口感綿密,清甜濕潤,綠豆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第二年的菱粉糕,粉粉糯糯,香氣含蓄,菱角也補脾益氣
第三年的茯苓糕中的茯苓更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途廣泛。
他們即可冷食也可熱食。
好安還想研究一下落標的點心,但沒打聽到。
也是,各家鋪子都要開門做生意,要是傳出去自家的什麼輸給了他家的啥,不是滅自家口碑長他人名氣嘛。
所以沒選上的鋪子都形成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誰也別說。
被選中的也不會透露其他家做了什麼點心,這逐漸變成一種不成文的規定。
雲臺寺既然喜歡藥食同源,好安思慮再三,決定做一份棗泥山藥糕。
九月正是山藥成熟的季節。
紅棗養血安神,山藥益氣養陰。
若是普通的棗泥山藥糕,明天一早做即可,但若想得青睞,普通的肯定不行。
就像甜園的綠豆糕、菱粉糕、茯苓糕,這三樣都是萬和縣常見的點心,每家點心鋪都有的賣,可為何雲臺寺選甜園,不選其他?
這三樣點心好安挨家挨戶嘗了,大同小異,只有甜園花了心思。
甜園的綠豆糕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就是比別家甜得自然。菱粉糕其他家的都十分寡淡,但甜園的就越吃越香。茯苓糕也是,做不好的有苦味、發硬、幹幹糙糙,甜園的卻軟糯又不失嚼勁,而且米香久久不散。
好安知道一個棗泥方子,按照這個方子做出來的棗泥香味濃鬱,口感豐富,就是時間比較久,若是明天一早做,就有點趕。
“今晚就開始做吧。”好安說道。
好昕核桃仁剝皮,謝宗林烘山楂幹再研磨成粉,她煮紅棗幹,每個人都不閑著。
做棗泥最好用西邊來的紅棗,皮薄肉厚,個大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