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餐?”
“?”婦人沒懂好安的意思,直接說道:“算是僱廚。姑娘要是忙的話可以提前做好,我派人去取。姑娘要是不忙的話,沈府後廚也歡迎姑娘。”
三伏天裡沒有什麼節日,但每個地方會有避暑曬伏的活動。
七月初三就是萬和縣的避暑曬伏日。這一天學院不上課,可以在家呼朋喚友,曬文房四寶,古籍典藏,也可以相約河邊飲草藥茶,曬制伏姜。
好安原打算那天去河邊支個攤子,買花草茶。
現在有外快,不賺是傻子。
“你,沈府每樣想訂多少份?”好安問道。
“每樣二十份。價錢就按照姑娘平日的價格定如何?”
“那我去沈府做多少錢?食材沈府提供嗎?做完就能走嗎?”好安心裡的算盤噼裡啪啦響。
“當然。給的錢是一樣的,但沈府提供一切食材。”婦人面帶微笑,語氣溫和。
“去沈府做。”好安果斷應下。
這三樣東西除了珍珠稍微費事,其他都很快。去沈府可以做完就走便不影響賣花草茶。
因這事,好安今日回家便晚了些。
離家還有數丈遠,好安察覺出了不對勁。
他家門口好像被圍了起來。
好昕出事了?好安想不了太多,跳下牛車撒腿便往家裡跑。
等跑近一看,圍著她家的不是人,而是兩車貨物。
劉樹林來了。
“快請進。”好安連忙給遠道而來的人盛了兩碗涼白開,“你們比預計來的早呀。”
按正常腳力算,從劉家溝到好家村,帶著貨物要十幾天,再加上劉樹林回去要時間,摘果子也要時間,好安心裡都做好一個月起步的準備了,但劉家兄弟只用了二十幾天。
“我先拖人帶信回去了,等我到家的時候果子都摘好了,沒耽擱什麼時間。”劉樹林撓了撓頭說道。
劉樹林兄弟倆除了睡覺都是在趕路,飯都是輪流在車上吃的。他倆到好村南邊的時候人都搜了,怕燻著好安留下不好的印象特意在附近河裡洗了把澡。
“燈籠草和木饅頭都足足的,核桃實在沒那多,可能不到五十斤。”
劉樹林家裡人囑咐過他們,到別人家要手腳勤快些,主動幫人抬抬搬搬,所以劉樹林兄弟倆剛喝完就立刻幫忙卸貨稱重,好安勸都勸不住。
好安回屋數了兩百三十文,燈籠草和木饅頭都超了七八斤,還有不少樹苗。劉樹林說這些就算送的,但好安還是按照說好的價格算了。
“這個是木饅頭的苗。”劉樹林翻出五根藤苗遞給好安。
“藤苗?”好安今天才知道木饅頭是爬藤的。
“你要搭一個高一點的架子。”劉樹林抬手比劃到最大幅度,說道:“養得好過兩年就能結果。”
好安連忙伸手接過,這可是搖錢藤,要靠著它從富人手裡撈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