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眼。
這分明是用早膳之時她對太子說過的話。
回想起彼時太子耳朵可疑的紅暈,林苒忽而明白太子為何如此,禁不住想笑。她也確實很快沖太子笑一笑,笑得眉眼彎彎,笑容格外明燦:“自然是因為太子殿下生得好看,妾身才忍不住看殿下呀。”
毫不扭捏、全無做作的一句話仿若真心真意。
落在蕭照耳中分明帶著幾分調笑,他也在頃刻之間被反將一軍。
林苒看著沉默的太子笑得愈發燦爛。
瞥向太子又一次紅了的耳朵,她嘴角揚起:“殿下,我們也回東宮罷。”
蕭照:“……”
輕咳一聲,掩下尷尬,他抬腳步出廊下,佯作鎮定,“走罷。”
兩人這才一個乘金輅車一個乘厭翟車回東宮。
但沒有回承鸞殿。
林苒從厭翟車上下來以後才發現太子將她帶到外書房。
此前不曾提過要來外書房,她難免奇怪,偏太子一臉平靜,一貫令人辨不清他是何種心思。
“太子殿下……”
林苒朝蕭照走過去,正欲開口問一問,又覺察到有人朝外書房而來。
回頭但見一名小太監引著她的外祖母走過來。訝然之餘林苒快步走向霍老夫人,歡喜喊得一聲:“外祖母!”亦在電光石火之間,她心下已然明白,是太子命人去將她外祖母請來的。
太子帶她來外書房是因為這個?
太子是要做什麼?
林苒心中揣著疑問,當又瞧見自己爹爹以及太子太傅楊大人也被小太監請來外書房,越發驚詫。她在詫異過後隱隱意識到太子要做什麼。
不出兩刻鐘,林苒內心猜測可謂得到印證——
當初太子私下允諾過她的事,在他們大婚之後太子請來幾位長輩做見證。
那一卷細絹上曾經許下的和離之諾變成一封得過見證的和離書。
有太子印鑒為證的和離書。
定遠侯林景和霍老夫人瞧見這封和離書不無震驚,他們從未聽過、見過這樣的事情,既不解又感覺得到太子對林苒的這份心意。若非真心以待,太子怎會如此?否則如太子妃與太子和離歸家這般匪夷所思之事,單單論及皇家威儀也絕不會允許其發生。
身為太子太傅的楊大人十分鎮定,瞧著像對此事知情。
在太子提出以後未有隻言片語反對。
“此乃孤反複思量以後做出的決定。”蕭照與書房內眾人道,“太子妃知情達理,若孤於國無愧、於家無愧,想來這封和離書便不過一紙空文。”
鄭重說罷,他將和離書交到林苒的手中。
林苒看著蕭照,對他這番君子之舉發自內心贊賞,莞爾說:“妾身對太子殿下頗有信心。”
起碼今時今日的太子誠意十足。
那麼太子之前所謂有所求,她定然會配合,盡力而為。
且以今日太子表現而言……
昨天夜裡他說不是有意不去承鸞殿變得可信,她可以不再計較。
送走楊大人、定遠侯以及霍老夫人,林苒留在書房。已經沒有旁人在,她便單刀直入問蕭照:“太子殿下昨夜曾說正事今日再議,不知現下可否議一議?”
當初在茶樓太子暗示過樂安縣主遭人謀害或另有隱情。
她那時也想過說不得太子的“有事相求”與桃源寺後山那個黑衣人有關。
不過那會兒礙著太子當初封口之舉無意深究。
如今倒有必要聽太子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