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如和杜若坐了一個小時才回去找夕柚和蘇曄,時間不早不晚,但都決定回去。幾人先去吃了一頓夜宵才慢步走回去。到家的時候快十一點,夕柚和司如洗漱好之後就躺在床上玩手機。
司如發了資訊給司新,問她家裡怎麼過中秋的,司新過了會才回她。司新說就吃了一頓有肉的飯,其他就沒什麼了。司如望著司新發來的資訊暗自慶幸沒回家,可慶幸了會就有點想家,或者說想他們了。爸爸媽媽不在,姐姐也不在,她突然覺得自己像叛變的人竟然也不回去。
她想她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去和他們在一起的,以後能一起團聚的機會真的不多了。長大的過程其實就是距離分別越來越近的過程,一種分別是小時候沒讀書時一家人每天每時都能見面,讀書之後見面的時間由幾個小時變成一個星期再一個月然後半年,工作之後聚的時間最多最長的在過年,有時候連過年都會因為距離太遠買不到車票而回不去。
還有一種分別是不再想著回家的分別,或者不應該叫分別,應該叫分離,不再稱為一家人的分別。她知道這種分別其實更加的讓人悲傷惆悵和痛苦。不回家有回不了還有不想回,回不了時其實更好些,因為你知道即便相隔兩地牽掛和想念也會把一家人連在一起,你知道有人在家等你,盼你歸來。不想回是即使相鄰也不會再回去,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就算你站在我面前你也不會和我回家,因為你的家不再是我的家。她曾經看過一句話,幸福就是一切如故,然這樣的幸福太遙遠,時間不會停止,地球依然轉動,四季依舊變換,晝夜仍然交替,人和事怎能如故。
她想這次高考她想選一個離家最近的學校,她可以放假便回家,可以隨時回家,不用擔心沒有車票。她想回家哪怕媽媽走了她還有姐姐弟弟妹妹,還有爸爸,回了家她可以等,等看有沒有再能相聚的那一天。她不想像前世那樣,為了不睹物思人心生傷悲而跑得遠遠的,然後怨距離太遠怨車票太少怨物是人非。她就呆在家裡,守著這個地方,這個承載了她最珍貴回憶的地方,或許有一天她能等到全家人再次團聚的那一天。
司如又給司新發資訊,問他們有沒有吃月餅,他們家人都沒有賞月的興趣,吃月餅才是中秋常例。司新又回說她們回家的時候買了幾斤,但是找不到以前的那種月餅,裡面的餡雖然樣式多種,但都不大好吃。
司如知道她說的是以前那種只有五仁口味的月餅,沒有精美的包裝,就只用油紙包著,可卻是好吃。她記得小時候過中秋她們幾個都只能吃兩個,媽媽給了錢就急忙爬到商店櫃前,盯著裝了月餅的盒子揚著手上的錢像商店的阿姨買。
回家的時候媽媽和爸爸就在忙著準備晚飯,殺雞燉肉,炒菜煮飯。他們終於不用幹活,幾個人聚在一起打鬧。
現在想想那時才有過節的味道。傍晚時分各家炊煙嫋嫋升起,天灰濛濛的但沒有半點冷意,爸爸媽媽進進出出忙裡忙外,他們幾個蹲在一起吃月餅嘰嘰喳喳說個不休,有時候出點小摩擦,吵得面紅耳赤然後媽媽一個厲聲呵斥變得靜悄悄的。偶爾也會懂事去幫爸爸媽媽的忙,但大多都是想著玩。
和司新聊了幾句之後就睡了,第二天和杜若到處走走,第三天假期就結束了,他們都回了學校。
在學校的日子也就和平常一樣,沒多大變化。上課、約會、打籃球。對比起上一世來倒是多了後面兩樣,這才讓她的高中生活稱得上豐富多彩。學習進度跟得上,許是第一次考試分數可觀有了信心,學習也漸漸找到了感覺。和杜若相處大多還是那樣,散散步,有時候吃吃飯。拉手的次數上升時間慢不過是呈上升趨勢,當然也僅限於此,擁抱再沒有過,其他的更不用談。她覺得這樣的狀態挺好,有些事情得慢慢來。
進入十一月後班遊被提上了日程,班主任經不住同學們的請求,終於在一次班會上決定了下來,地點果然和她記憶中一樣是在雲頂,時間就在星期六。因為星期天可能會下雨,所以定在星期六,早上在大門集合然後一起出發。由於是去爬山,事物就決定帶饅頭和誰,其他的同學可自行配備,出行呢就是坐車到山下,然後爬山。
事情一定下來同學們開始歡呼雀躍起來,每天都在期盼著星期六的到來,這般興奮,其他班也很羨慕,然後掀起了班遊狂潮,不過能被同意出遊的班級少之又少,他們還是很幸福的。
一班同學也提起班遊,不過還在努力爭取當中。據杜若所說希望還是蠻大的,但時間是趕不上他們的,所以司如想和杜若一起爬山的願望怕是要另待時機了。
司如有點失望,她有很多很多想和杜若一起完成的願望,她總擔憂時間不夠,高中過去一半,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可是高三會很忙,到時候相處的時間會少不多,所以她想趁著現在還算輕松空閑,去做很多她想做的事。高中一過就是大學,以如今杜若的成績是一定能考個好的大學的,而好的大學卻是在省外,她是決定了要留在省內的,兩人註定會分開,或許後面還會分手,他們在一起的時間真的不多。
如杜若所料,一班回去班遊,但時間比他們晚,去的地點也不一樣。司如還是有點小失落,不過很快就被班上的歡樂氣氛吹散了。
司如在班遊的前幾天抓著時間去搜尋了許多關於平縣的歷史文化,她可是記得很清楚這是爬到山頂後的一項專案,誰答得出來就有獎勵糖果。想當年她是一個都沒能答出來,夕柚看她可憐分了一半給她,丟了一次臉這次她可不想了。雖然不記得具體題目,但是她知道大部分都是關於平縣的歷史,老師說對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別出去的時候別人問起來一問三不知。
司如每天睡覺之前都要瀏覽一遍,不要記全部記住,但是要只是能答得上兩三道,得個四六顆糖就已經很好了。她的反應慢,即使記住了問的時候還得在腦中轉幾個來回,她知道班裡有很多反應快又知識淵博的人,她是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