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杏花聞聲救菩薩
杏花正迷迷糊糊地睡著,突然聽到有人在叫救命,她耳朵聽得真徹,急叫老公起來。但是老公裝死。她急忙叫兒子起來,兒子近期賭場盡失利,想老媽資助,所以他一骨碌爬了起來,問:“去那裡救?”
杏花說:“聽聲音應該在山峽的溪流裡。”
她兒子關阿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光著膀子衝了出去。她拿了件衣服追出來:“阿牛,穿了衣服再走……”
作兒子那裡理她,竟自一味向山溪奔去。經一夜的暴雨洗滌山上、岩石、及彎彎曲曲的山道顯得分外清爽。山水暴漲了,山溪裡濁浪翻滾,奔騰咆哮著,響聲震耳欲聾。他跑到山溪邊,老遠就看到上游漂下一個穿紅衣的人,隨波一浮一沉的,所好他從小煉就一身游泳本領,他想都沒想,一頭扎進水裡,一個濁浪過來,他避之不及,淹沒在水裡,一會兒又浮了上來,換了口氣,向那一浮一沉的人游去,一把抱了他,游回岸上,這時杏花也追來了,倆人一起把人拖了上來,一看,大家都傻了眼,救上來的竟是尊木雕的觀世音菩薩。
他倆不敢怠慢,杏花讓兒子揹著,這時這個作兒子的提出了條件:要他娘給他十吊銅鈿,杏花抝他不過答應了。她說:“你現在救了菩薩,莫大的功德,以後不管幹啥總會一帆風順。…”她跟在兒子身後一路嘮叨著。
菩薩背到家後她又拿於淨的布把菩薩擦乾。接著動手做早飯了。
巴掌大的小山村,有人說誰要是放個屁,整個村,保不定都能聞到。這樣說雖過於誇張,但也未嘗不是這樣呢?杏一大早救菩薩的事早被人們傳得神乎其神。
訊息很快傳到黃菜花那裡。黃菜花想:“這一帶基本上沒有寺院,也沒佛殿什麼的,那麼這尊菩薩那裡來的呢?就是有寺院,有佛殿也不可能讓菩薩被水沖走呀?……如果是人為的,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把菩扔在水中,讓其被沖走,就不怕遭天譴?要不,難道天上掉下不成?”她懷著一肚子疑問在想著,這裡面肯定有問題了。但也想不出啥辦法來。
杏花救了菩薩後在自已的院落裡,把原來何大仙的塑象敲掉,傍邊又蓋了一間。一共三間,裡面屋裡無論新舊全部粉刷一新。中間做個佛垣,觀音菩薩端坐在這佛垣之上,兩邊屋柱上貼副對聯,
上聯是:晨鐘暮鼓,喚醒世上名利客;
下聯是:朝吟夕誦,普渡人間受苦人。
橫批是:普渡眾生。
佛垣前放一隻香爐供各施主揷香燭之用,一張供桌上放一竹筒,筒裡放百十支靈籤,供各善男信女香客求籤用,供桌前放三個蒲墩供各善男信女跪拜。這觀音殿大門兩邊有副對聯:
上聯是:修行無人見,
下聯是:存心有佛知;
橫批是:有求必應。
大門口靠牆邊放一舍施櫃,上面割有一道縫隙供各施主香舍施錢財用。櫃前面寫著四個醒目大字:“樂善好施。”
一切打理就諸,杏花擇了個黃道吉日開張。
開張那天,洞山老怪領著一班徒子徒孫前來道賀。杏花自已也叫來十幾位會念佛經的婦女。在廟前擺放幾張桌,大家一起唸經。
原來巫婆這一職業的範籌是界於道教和佛教之間的產物,她們對佛教的經懂,對道教的咒語,經咒也懂。於是她們都來唸佛經。
她們正熱鬧著,這時,黃菜花進來了。她是過來道賀的,包了個大紅包給杏花。然後給觀音菩上了炷香。這一舉動都出於洞山老怪及她的徒子徒孫的意料之外。洞山老怪先是驚詫,然後很快就笑著向黃菜花打招呼。說:“黃大法師過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