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你說的,我出三問,你倘若答對便依了你。”曲一揮手,周圍森林裡的草木盡去,憑空多出了十米見圓的空地。空地倏忽間變成了地壇的模樣,階階往上,頗有坐而論道的味道。
“等下,規矩總得立一個吧?否則你第一個難題就讓我死這兒還玩不玩了。而且你問我答不太公平,互問互答才不吃虧。”陳亦鋒多精的人,這種小伎倆會沒有防備麼,不等曲開口提問就搶先開口道。
“我可沒有閣下的詭計多端,也不會出些貽笑大方的問題,你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首推儒釋道,我便以此三者為題如何?你若是還不放心也可提三問,答對多者勝亦可。”曲被胖子氣笑了,他精於算計卻不精於厚顏無恥、偷奸耍滑。本以為借屍還魂冒名頂替已經很陰險了,可見過胖子後才發覺這些都微不足道,人類的劣性全在胖子身上有所體現。
“說的比唱的好聽,試試唄,一天天的淨瞎折騰。”沒了隱患胖子這才坐下來,抓耳撓腮等著曲出題。曲是答應他了,陳亦鋒可沒答應不出那種題,一會兒就要他吃醜醜的便便!
“問:國家富足,兵甲強健,內無天災,外無戰亂,何故亡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問題必在教化之上。”
“此國富庶,何故偷盜不止?”
“一定是因為君王好利斂財。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此國君臣和睦無爭,何至亡國?”
“和睦無爭就意味著言路閉塞,政令單一。你知道什麼是一言而喪邦嗎?與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你問夠了沒?這是一個問題嗎,會不會算數!”胖子被問急眼了,《論語》的為政篇他就記得那麼點兒,曲再問下去他就只能背名正言順那段了。
“好吧,且聽第二題。佛說,四大皆空,五蘊俱空。既然都是空,何來善因惡果?”曲話頭一轉,又轉向佛學。
如果說儒家經典還需要胖子好好斟酌,那佛家的道理簡直就是張口就來。佛說五蘊俱空,色想受行識,一想就是著了相。說起這胡說八道的本事,陳亦鋒只怕宋倩雯。
“四大皆空,五蘊俱空,因果成空,你可知空為何意?《心經》有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這裡的空是指空相,世間事莫不是因緣而生,緣起緣滅,剎那永恆,無有所止,亦無可知所始。有未必是真有,恆有,時有,空也不見得是虛無。”
“四大皆空,五蘊俱空,本就是用來消除人對於眼下身前事的執念。太多人看不穿變化,看不到因果,佛要告訴人的是放下執念,所得未必所求,所求也非恆求,不得亦可明性,執著便是苦,便是著了相。”
“你雖然明白五蘊俱空,卻反倒對這個空耿耿於懷,無慧根者佛也不度。”胖子誇誇而談,一個連和尚廟都沒去過幾回的家夥居然講起佛理來,也就蒙一下被關了千年的靈者了。
“好一個佛也不度!聽好了第三問!”
“既然一切都不是真有,而空也不是虛無,那麼這個世界從何而來?既然世事反複無常,秩序又該如何建立?”曲第三問果然涉及了道家對於世界的認識。
“哈哈哈!前面都是蒙的,這一題我真會!”胖子哈哈大笑起來,比起《論語》的處世為人之道,《道德經》裡頭的辯證法他可熟悉多了。
“我剛才說的空事空相,不是本質的空。在佛家本質的空叫真空,也就是老子說的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萬物在冥冥中有其自然規律,像我們人類最開始的認識星辰日月,發現日出月起,再到自然科學、人文藝術、社會發展,無一不在道的範疇之中。”
“古人看見人是身體發膚組成,後來知道了裡面是血管神經,再發現細胞形成各種組織,乃至細胞內還有更小的細胞核、細胞質。這一步步都遵循冥冥中的道。”
“所謂道法自然,你們靈者何嘗躲得開。靈力和濁力萬變不離其宗,玄力聚散始終如是,這就是世界的本質,就是宇宙不變的定律。”
“至於你問的秩序……這一點你們靈者應該更清楚才是吧。道法自然,萬物演化皆有其法,陰陽對立,物極必反。順應變化加以往有利處引導,不生事擾民,不好戰紛爭,以無為之法行有為之道。”道家的思想從來是溫和閑散的,雖然不適用於當下的亂世,卻能給苦難者以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