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朕,是一個昏君?”
皇帝食指向上跳動了一下,眼裡依舊看不出來什麼感情,冷漠的像是一塊冰。
但不難看出,他,已經動怒了。
眼眸深處,摻雜著的那一絲淡漠,被其瞳孔表面的淡漠所遮掩的嚴嚴實實。倘若拋去表面的那層雲霧,那真實的目光,恐怕會讓很多人不寒而慄。
群臣中,即便是王賁這種粗莽的軍伍之人,也感受到了皇帝此時的怒火。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尤其是當今的聖上,更是一個難伺候的主,即便惹怒他的人是太子,也得被他扒去一層皮。
“太子魯莽,太子魯莽啊……”
扶蘇的一番話,讓郭攸之感覺自己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一般,從頭到腳,一股涼意遍佈全身。
他趕緊給扶蘇使了幾個眼色,可扶蘇卻沒有看他,直勾勾的看著龍椅上的皇帝。
“回父皇的話,”
扶蘇並沒有因為皇帝冰冷的眼神而有任何怯懦,依舊不卑不亢道:
“兒臣回京的這一段時間,看到的,是歌舞昇平,是百姓路不拾遺,是夜不閉戶,是人人安居樂業。”
“父皇,民間百姓,稱您為千古聖君,因為有您,大秦才會變成如今這樣的太平盛世,兒臣路上,聽到的都是百姓讚美父皇您的言語,兒臣這心裡,高興得很。”
皇帝沒有言語,依舊很平淡的看著扶蘇。
扶蘇用力拍著胸口,將胸膛砸的“砰砰”直響,看向皇帝的眼神之中,也充滿了堅毅。
聽到扶蘇的這番話,周圍,群臣也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確實,雖然朝中的事情,幾乎是陛下一人說了算,他大權獨攬。可誰人不知陛下愛民如子?正是因為陛下這麼多年以來勵精圖治,才有瞭如今大秦的這番盛世。
“可是父皇,兵戈之事,需要再三斟酌啊,”
扶蘇苦苦哀求,以至於額頭上都出現了幾條青筋,看向皇帝的眼神中,也夾雜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色彩。
從小便受到儒學教育的扶蘇,對於兵戈一事雖然算不上痛恨,可終究還是有幾分反感的。
他在軍營裡待了兩年,更加堅定了他心中的想法。
都是大秦的子民,他們為何要去戰場上,葬送掉自己的生命?
倘若是外敵入侵,大秦男兒自當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可如今,父皇是要他們攻打他國,為了他所謂的宏圖大業,就要將大秦男兒視為棋子,任由他佈局。
這種行為,扶蘇很難理解。
“父皇,您就眼睜睜的看著我大秦男兒,身死他鄉,英魂難歸故里嗎?”
扶蘇沒有給皇帝思考的時間,上前一步,繼續逼問道。
他此刻,便如同前幾年那些反對皇帝大開殺戒的儒生一般,義無反顧,無所畏懼。
父子就這麼靜靜地看著彼此,朝堂之上,沒有父子,
只有君臣。
“你讓朕,很失望。”
皇帝沒有回答扶蘇的問題,父子兩人相顧無言,大殿上,氣氛冰冷到了極點,讓一眾大臣戰戰兢兢,生怕皇帝一聲令下,太子被趕出朝堂。
那樣的話,太子的權威,怕是要被丟得一乾二淨了……
“父皇,自古以來,戰爭,便有義戰與不義之戰。”
扶蘇遲疑了一下,旋即又道:
“兒臣以為,外敵入侵,國家有難,我大秦男兒自當挺身而出,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當年六國聯軍入侵我大秦函谷關,一路長驅直下,危急關頭,我大秦百萬男兒誓死反抗,在先皇帝的帶領下,將來犯之敵一一斬殺,扞衛我大秦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