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居然不信任他這個,勞苦功高的大忠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林昊也不在意,之前皇帝的親信掌管殿前司,不是也沒能擋住兗王和邕王叛亂嘛!
“臣等必不負陛下所託,一定盡心竭力輔佐太子,為我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四個人領旨後,自然少不了要對皇帝上表忠心了,反正漂亮話又不要錢。
翌日。
朝會上,皇帝匆忙的宣佈了林昊四人的任命,皇帝就去見他的列祖列宗去了。
皇帝駕崩後,朝堂上的大臣隨之哭聲一片!
隨後便是幼年新帝的登基,等這一些列的事情忙完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然而新帝只是一個兩歲多的幼兒,自然不可能上朝處理政務,自然就需要請太后出來垂簾聽政了。
然而根據皇帝的遺詔,垂簾聽政的居然是兩個,一個是新皇帝的嫡母曹皇后,另一個則是新皇帝的生母是宜貴妃。
於是大宋出現了,兩宮太后一起垂簾聽政的奇觀!
不過林昊倒是看明白了,不得不說,皇帝這幾十年皇帝不是白當的,平衡之道玩的爐火純青。
兩個垂簾聽政的太后,兩個王,兩個文官,三方相互制衡,而三方的內部同樣不是一條心,這就有效的避免權臣篡位。
而後宮則是讓兩宮太后爭權奪利,以免出現外戚做大的局面,皇帝為了自己的兒子,可謂是耗盡心力為新帝鋪路了!
短短不到一個來月時間,朝中可謂是風雲變幻,讓人目接不暇。
先是兗王跟邕王造反,不過被林昊提前設計,結果二王都死在了陳國舅的刀下,直接成為了林昊登上王爵寶座的踏腳石。
可惜這個燕王的封地在遼國,林昊倒是猜到老皇帝打的什麼算盤,無非就是玩的驅虎吞狼的把戲!
再然後老皇帝駕崩,新帝登基,以及四位輔政大臣勢如水火明裡暗裡的爭權奪利,其中最過分的就是燕王林昊。
因為林昊藉著邕王跟兗王造反一事,開始在朝堂上大肆排除異己。
然而外人不知道的是,這件事其實是另外三人默許的,包括趙宗全也是有參與其中的。
因為林昊和其餘三人的一番動作,讓朝堂上空出了更多的位置。
而這些空出來的位置,當然是由四人安排自己人上位了。
而其中林昊拿到的名額要比其他人多一點,其次是韓大相公和富大相公。
而最少的,自然是根基最薄弱的趙宗全,不過他也藉此機會安排了他兒子進入朝堂。
另外還有十幾個親信,分別擔任了殿前司和幾個大營的將校職務!
主要是趙宗全的底蘊太淺,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即便當前他拿得出手的人,都是老皇帝之前提點他時攢出來的!
這一點上就連林昊都比他強,好歹林昊早就開始了人才儲備!
而兩宮皇太后雖然垂簾聽政,但她們為了拉攏四位輔政大臣,同時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利和地位,對此統統選擇了視而不見。
而如今的朝堂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了!
喜歡諸天影視劇變請大家收藏:()諸天影視劇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