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鳳對於這個結果還是很滿意的。
“娘你聽聽,所以別不捨得放油放肉,我不是給你算過成本賬麼,咱們還是掙大頭呢。”藍鳳趁機教育她娘。
鳳娘經過這個時代最苦的那些年,養成了勤儉的好習慣,但是這有時候太勤儉了也不太好。
“我知道。下回我使勁放,非得把你們爺幾個放心疼了。”鳳娘這麼說完,大傢伙都樂了。
“娘,你進步好大了,才來半個月,涼皮會做了,調料沒問題。燉菜更是你長項,現在紅燒肉也出師了,咱明個開始練習豬肉燉粉條。”藍鳳爭取她走之前讓她娘都練習一遍,稍微有些遺憾的就是,“酸菜就得靠你自己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她已經把做法告訴鳳娘了。
“說到酸菜,今年是不是得多積點,要不然不夠吃啊。”冬天就靠酸菜,以往就家裡幾口子還積兩大缸呢,現在一天她們店就來百八的人,得吃多少,鳳娘有些被嚇到,“就是把咱家園子白菜都積了,也不夠啊。”
“咱家那點肯定不夠的。”藍鳳忘了件事,東北冬天家家積酸菜,酸菜時不缺,但沒誰會拿出來賣,因為並不多富餘。
因為積酸菜都是按照家裡人口來的,人口少就積小缸,人口多就多積一些,但一般到了春天就會吃完了,並不會多太多。
所以這酸菜還真得自己去積,白菜倒是好買,農村家家戶戶在冬天之前都要收白菜,不但要積酸菜,還要留一部分放地窖裡當菜吃,所以多收幾家不是問題,問題是容器呢,得買多少口大缸。
誒呀媽啊,腦瓜疼~
“咱去買白菜,自己積酸菜,別人積的我還看不上呢。”鳳爹拍了板。
藍鳳倒不覺得風爹說大話,她家積的酸菜真的是特殊一個味兒。
要說這就怪事兒了,這邊家裡年年有兩件事兒必做,一是下大醬,一是積酸菜。
方法真的是大同小異的,老百姓誰家也沒秘法啥的,可是味道卻是家家不同的。
咄咄怪事也。
“閨女,我得問問了,為啥你特意告訴燉酸菜不讓使勁放鹽呢,我跟你說這菜好不好吃和鹽老大關係了,淡了洩口。”鳳娘有些不理解。
藍小哥哥積極發言,“這事兒我知道,我知道。我和你們說,這酸菜裡不放多鹽,吃的時候弄一碟醬油放些蒜泥,然後夾裡邊兒的五花肉和酸菜蘸點醬油吃,倍兒好吃,在學校那會我妹就這麼做的。比放大醬好吃多了。”
“這麼回事啊。”鳳娘點頭懂了。
藍鳳聽到小哥哥提到蒜泥,她再次提醒鳳爹,“爹,別忘了多收幹蒜還有幹辣椒。”
這兩樣絕對不可或缺,要是沒了它們,菜的味道會下降很多的。“還有其他的能存住的食材,也可以多收一些。”
藍鳳之所以會這麼警惕,是因為她在這個北方小縣城待了十幾年,知道一到冬天,這個城市就會進入物資匱乏期,現在物流還不便利,想從外頭買也買不到什麼,做飯店的如果食材不能保障,那做什麼勁。
“嗯,到時候白菜、土豆、蘿蔔啥啊,我都回村裡去收,閨女,咱得挖一個大地窖啊。”鳳爹後邊激動了,他咋才想起來呢。
藍鳳也是懵了下,對啊,這麼重要的事居然沒考慮清楚。“得挖,咱家裡的地窖也不大,也不夠用。好在蓋房子的時候可以一起弄了。”
“要不要順便打個井。”鳳爹最稀罕縣城的水了,覺得從井裡挑水特別乾淨,清亮亮的,不像他們村兒喝大水泡的水呢,鴨子還在裡頭拉屎呢,所以從內心裡講,可喜歡井了。
也覺得店裡一天用水太多了,即使那井就在街口,一點不遠,可這一趟趟的也煩的很,要是弄個井的話,省多少功夫呢。
“得不少錢吧。”鳳娘擔心太貴。
孩他爹跟她說要蓋房子,一下子要蓋四間磚瓦房,弄不好得四五千塊錢。
他們攢這麼多年手裡剛剛過萬,這一轉手又下去一半,現在又要弄井了,真敗家啊。
鳳爹還不知道,媳『婦』兒都給他安了個敗家老爺們的稱呼了。
“我覺得可行,不過得找專業人員吧。”這井應該不是隨便挖的吧。
“井分深井、大口井、小口徑管井等。在深層地下水比較豐富的地區,適宜打深井,打淺層地下水比較豐富的地區,適宜打大口井、小口徑管井。”藍小哥哥突然來了科普,然後撓撓頭,“我在報紙上看到的,就前兩天,看完就引火了。我還記得上面寫著在淺層地下水比較豐富的地區適宜農民自建的淺井。就不知道咱們這地下水豐不豐富了,報紙上還說井孔佈置不能過密,以免造成相鄰水源井之間的相互影響。”
鳳爹一聽報紙已經引火了,只能遺憾的哦了聲。
“可以去問水利局,甚至咱們有打井想法也可以和他們說說,應該有懂行的,會給些好的建議。”這個年代的官還是很親民的。
“我把這事記下了,要是一千塊以內就打,多了就算了。”鳳爹也是有打算的。
“潛水井用不了多少錢,你多問問,心裡有數再打。”那就用一千了的,現在一千能買多少東西。
“我還能讓人騙了。”鳳爹這麼說,也也打定主意多打聽打聽了。
“桌子不夠,我不好意思再去學校買了。”所以這事還得鳳爹孃自己辦。
鳳爹擺手,“不用去,到時候讓老趙弄點松木回頭,我讓二大隊老吳給打,比這桌凳結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