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半空,那檄文上的任務文書,十分簡單,“入世修行,斬殺大罪孽者,血光沖鬥,高足十丈!”這便是大師兄對自己入世修行的考驗?
秦易有些發懵,呆在原地。
“大師兄,師尊之道,修行的不是講究濟世為懷,仁德之風?為何,我的入世修行,卻是誅殺生靈?”秦易猶豫了下,疑惑問道。
實則,罪孽血光達到十丈,這種即便是人族修士,那也早已墮入魔道。
要知仙道弟子,無論怎麼殺生,多少都會積累一些功德,功德與罪孽血光,可以相互抵消。即便是一些妖族魔道修士,罪孽血光,也很少會達到十丈之多,因為罪孽血光越高,內心便會滋生陰魔,那是一種負面磁場,當磁場分子達到一定數量時候,便會引發天譴,亦是俗話說的遭雷劈。
除此之外,罪孽血光越多,渡劫時候,天劫的威力也會越大。
正是因為如此,即便邪修、妖魔大多數,不會對凡人大開殺戒,雖然什麼正邪道義,無法約束住他們,不過那些邪修妖魔也怕罪孽太重,導致自己渡劫時候,劫難加重,或者成為所謂正道人士,人人追殺的物件。
因為,對於仙道修士而言,斬殺罪孽血光纏身的物件,所獲取的功德點數會越多。
自然,大千世界,亦是有那麼一種人,無懼罪孽纏身。
這種人已經能夠成為魔頭,無視規則,或者說是那些魔頭,他們所需要的便是罪孽,血光,用以修煉自己的神通,這種真正的魔頭妖孽,無一不是實力滔天之輩,都是屬於絕世妖孽,能夠越階殺人的那種。
“濟世為懷,仁德之風?”
宋師道淡淡一笑:“秦小師弟,你既已降服了心猿,為何還有顧慮?善惡本就一念之間,孰善孰惡,皆我定論……沒錯!師尊是講究濟世為懷,然眾人所修之道不同,所行之事,自然也不會相同。殺魔亦為救世,誅一惡人,救善百萬……”
孰善孰惡,皆我定論!
誅一惡人,救善百萬!
秦易不斷呢喃,重複著這倆句話,十六字真言,若有所思,心中有所感悟:“多謝大師兄指點迷津,師弟有所感悟。”
“這便好,呵呵!”大師兄微笑著點頭:“去吧!”……
“不想這才短短半年,已經如此。”
雲層深處,秦易俯瞰大地。
轉眼之間,秦易離開藥山峽谷,入世修行,已經過去了七天七夜,這段時間裡秦易看到的是遍地烽火,遍地伏屍,看來仙魔大戰的烽火,不僅僅侷限於修仙者的世界,就連世俗凡人都受到了波及。
自然,修仙者大多不會刻意的去對付凡人。
無奈,凡人實在太弱了,哪怕是修仙者鬥法散發下的餘波,對於凡人而言都是滅頂之災,根本無法承受。
這一路上,秦易看見的便是成群結隊的難民,路有遺屍。
“唉!”秦易搖頭,輕輕一嘆:“非我之力,能過挽救眾生。看來師兄說的沒錯,誅殺一惡,救善百萬,但願仙魔大戰能夠早日平息。”
秦易有了更多的感悟,可是他實在道法低微,左右不了整個戰局。
“我要盡快出山!”
秦易想要出山,必先經過入世、出世。按著大師兄的話說,那就是‘不曾入世,何談出世,想要出世,必先入世’,這話看上去十分直白,卻是富有禪機,秦易也只不過是隱約能夠觸控到話中一絲禪意,無法吃透。
“嗯?前方有一座古廟,詭異!”
雲層之中,秦易俯瞰下方,靈識掃射,突然就發現遠處一座廟宇,那座廟宇,似乎與尋常世俗的廟宇不一樣,建在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巔上面,乍眼一看,更像是懸浮在虛空的一座聖地建築。
秦易靈識掃過,倒也發現,一條天脈似的山路,直達廟宇。
那條山路,蜿蜒曲折,如同傳說中的‘蜀道’。
“雖然有天脈山路,通向廟宇,可是那山路長達數十裡,那是凡人肉胎能夠攀爬的了?”秦易皺了皺眉。按著他的估計,即便是煉體八階醒血境的高手,若不借助法器靈寶,也不可能徒步跋涉,登上山巔。
這就顯得詭異古怪了,秦易朝廟宇飛降了下去。
“是誰建的這廟宇,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