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大師兄微笑點頭:“赤火對你的修行,勇猛無鑄,以證勇氣,讓小師弟你日後修煉之道,一往無前的銳利,遇神殺神,遇佛殺佛……不過,赤火的道,終究還欠缺了一些火候,圓融之道,不曾完善,要知火乃是萬物之源,火的使用,締造出一個新時代的文明,野蠻毀滅,最終迎來的只是新紀元的開端。”
“這,便是火之道,亦是二師弟的道!”
“只是可惜,二師弟百年來,始終困在這個道的瓶頸當中,無法堪破。”
“十三小師弟,你現如今,勇猛已足,這倆個月來讓你伐竹,陶冶情操,修生養性,終於砍斷了一棵青竹,證明師弟你已經磨平了菱角,外圓內方,這才是我讓你伐竹的目地所在。”大師兄道:“隨我來吧,前去面見師尊。”
“終於要面見師尊了麼?”秦易有些悸動。
那可是聞名遐邇的神醫扁鵲,天元境的無上大能啊!
隨著大師兄,騰雲駕霧,秦易就到了一處道觀前。
道觀十分普通,與世俗道觀並無差別。
“師尊!”大師兄躬身行禮。
“師道無需多禮!”
道觀裡天元師祖神醫扁鵲,也是盤膝坐在蒲團上面,在這一刻,秦易進入藥山峽谷幾乎四個月後,才第一次知道大師兄的名字,原來叫做宋師道。秦易進入道觀,望見扁鵲,亦是躬身行禮,如今不同往昔。
扁鵲,不再是自己那個相熟的丹師道友,而是無上師祖。
“師道,你先退下,秦易留下。”天庭飽滿,猶如北極仙翁的神醫扁鵲,蒲團旁邊放著一根漆黑色的柺杖,臉上帶笑,一如既往的和善道。
“諾!”大師兄宋師道躬身退去。
道觀內就剩下秦易和扁鵲。
“坐吧!”扁鵲笑道。
在扁鵲的對面是一個空著的蒲團,秦易原本想要推辭一番,不過念由心生,倒也遵從本心就著那蒲團坐了下去。
“這幾個月來的修行,你可有感悟?”扁鵲問道。
“弟子愚鈍,領悟不多。”秦易沉吟了一下,似乎在總結說辭,得到扁鵲的點頭許可,他也遵循本心,將自己這四個月來修行的感悟,總結道出:“二師兄修行火道,勇猛無鑄。火,萬物之源,萬物文明的開端。”
“火之真諦,不能一昧講究焚燒、毀滅!”
“萬物眾生,得以輪回!”
“弟子愚見,世界萬物,芸芸眾生,講究的便是陰陽互補,迴圈不息,二師兄對火之道的造詣之高,弟子望塵莫及,可是二師兄只知火之剛猛,卻沒有體會到文明真諦,火,源頭奧義。”
“沒想到短短月餘,你居然有此感悟,不錯!不錯!”
扁鵲點頭贊許,“赤火這些年來,一直未能突破瓶頸,始終在不死境徘徊,差的便是這最後一層的修行。對!正是修行,而不是純粹領悟。這個道理,他也懂得,可是知易行難,這或許與他是祝融精血輪回轉世的本源意志有關。”頓了一頓:“繼續!”
“大師兄令我伐竹,凝神養性……”
秦易將自己這數個月來的感悟,娓娓道出,也不做任何的保留,要知對方可是盛名在外的天元境師祖,對於修行,絕對有著高人一等的真知灼見,天元境大能開壇講道,能夠聞道,這種機緣可是修仙者夢寐以求的事。
更何況是這種一對一的論道?
“如古井之水,無波不起漣漪,大師兄叫我伐竹,修身養性,正好與二師兄的剛猛之道,相互圓融,相輔相成,如同陰陽互轉,圓融之道……”秦易終結這四五個月來的感悟,突然覺得受益匪淺。
“不錯,你居然已能觸控到了一絲圓融之道。”
這個扁鵲,正是當初與錦衣男子對話的那個鵲童,只不過此刻,秦易的表現讓他忘形於色,似乎都忘記了當初與錦衣男子的約定。
因為,這個弟子秦易悟性實在是太高了。
“現在我便教你如何降服其心。”
說話之間,神醫扁鵲突然抬手,一指朝著秦易的眉心點了過去,看上去平淡無奇的一指,秦易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根本無法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