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是皎潔的月光和不時響起蟲鳴的大地。
……
幾天後,趙統的後事已經處理的差不多,趙信的心裡卻越加矛盾,他和孟蝶相互之間都難以割捨,即使裝作不在意地準備遠處的事,他也無法躲避那顆對孟蝶擔憂的心。
村民們聽說了趙信即將遠遊的事,你一丁我一點的湊齊東西,當衣服,瘦馬和盤纏送到趙信手裡時,他簡直不能相信這些東西是清貧度日的鄉親們湊起來的,但趙信無法拒絕,他可以拒絕富人給他的禮物,卻不能拒絕這些窮人給予的希望。
孟蝶卻反常的堅強,忙這忙那,根本沒有以前那個嬌弱的樣子,可趙信卻多希望她能再宣洩一次,再哭一次,可孟蝶就是沒有,她想讓趙信放心,想證明自己可以的。
分別的那天,鄉親們將趙信送到村口的古道,那些不捨的眼神,那些祝福的語句,古道熱腸的人們勾起了趙信心底深處不曾念想過得的鄉土情懷,他飽含著熱淚一一向鄉親們告別。
還有那個徐夫子,曾經固執死板的他如今也已經滿頭白發,靠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來送別趙信,他站了好一會,正視著眼前這個英偉的人物,緩緩說:“趙信,你從小就以國家為己任,但性情過激,這次出門,夫子臨別贈你一言——萬事但取中庸,不可逼之過急,外圓內方才是處世之道。”
這讓趙信反而惶恐不已,沒想到從小就一直“刁難”著他的夫子也會語重心長的講出這種話,他作了一揖,謙恭地說:“學生不敢,小時候學生無知,讓夫子費心了……”
爭了這麼多年,趙信終於認錯了,但徐夫子卻不在意,他咳了一會,才回應趙信:“不,信兒,你是對的,如今的朝廷奢靡腐敗,藩王肆虐,世道越來越不太平了,你隻身在外,要多加小心,蝶兒就交給鄉親們照顧吧。”
趙信眼含淚水,望著這些親切的人,退了一步,深鞠了一躬。
“謹記夫子忠告,趙信不才,願效力與黎民,而孟蝶,”趙信說到這,臉色也越發擔憂,“也承蒙各位鄉親勞心照顧。”
趙信早已沒有幼時的純粹,什麼是世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他早已不清楚,要不然他也不用離開常山去外面闖蕩。
只是孟蝶,他無法割捨,趙信望向她,這才發現孟蝶也在看著自己,兩個人對視的一瞬間,心裡卻翻天覆地。
徐夫子盡了一個好醬油的本分,他給孟蝶讓出道,眾電燈泡把她擁到趙信面前,兩個人沉默了好一會,再也壓抑不住心裡的感情,孟蝶輕輕拿出一條嶄新的發帶替趙信綁上,帶著哭腔的聲音透出她的不捨:“信哥哥,這是我親手為你縫制的,因為蝶兒最喜歡你束起頭發的樣子了。”
趙信死憋住自己即將爆發的感情,他忍住眼淚,深情地看著孟蝶,只輕輕的回答了一句。
“嗯,我答應你,這條發帶我會好好珍惜的。”
如果這時候孟蝶多說一句,趙信多看一眼,也許結局會不一樣,但他們兩個卻如煙花一般,只絢麗了一會,便歸於平靜,一種在愛情中不應該出現的平靜。
之後,趙信毅然的騎上馬,在眾人的盼切中漸行漸遠,踏上了他的征途。
“孟蝶,我會回來的,等我。”
而孟蝶,則每天都會在村口望著那條古道,那條,沒有盡頭的古道,一直望向遠處的天邊,靜靜等待趙信的歸來。
斜託香腮和淚望,雪隱常山龍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