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于山並沒有離開,而是在等待,直到聽到後面傳來熟悉的嗡嗡聲,于山才加快腳步。
那群排蜂這麼短的時間是肯定不會遠走的,所以它們的蜂巢重新迴歸之後,不長時間它們就能夠接到訊息趕回來。
回到卞地主的老宅子,放好那些蜂蜜,于山才輕鬆下來。
八斤半的蜂蜜,其中老巢蜜佔了五斤多,新巢蜜只有不到三斤,還有半斤蜂王漿和半斤花蜜,這次可謂是收穫巨大。
想到蜂群還會再次築巢,于山更高興了。
等明年春天,他還有有這麼多的收穫,而這樣的收穫,一年最少有兩次。
當然,如果於山能夠餵養一下這些排蜂,也許收穫會更大。
不過,現在於山可沒有那麼多的功夫,也不像費那個心思,現在的蜂蜜已經能夠給他帶來不少利益了。
要知道于山給張靜雅的蜂蜜可不是白送的,這樣的野生土蜂蜜,每斤要三百多元,于山那種半瓶裝的都要一百八十元,可是很貴的。
野生土蜂蜜這種東西,識貨的多貴都買,不識貨的你就算很便宜給他,他也不會買。
所以有時候賣家是很糾結的,便宜了怕被人認為是假的,貴了賣不了。
而於山的排蜂蜜賣三百六一斤,也沒有人一窩蜂來買!
所以靠這個發財不現實,但賺點外快,還是十分容易的。當然,你要找對了買主,讓人認識到這種蜂蜜,是真的好,要不然肯定是賣不出去的。
當然,于山在從張靜雅那裡第一次拿到錢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動過心思,想著專門賣土蜂蜜。
當時他還專門上網查了不少資料,但網上到處是對中國蜂蜜的失望之聲。
市面上的蜂蜜真假難辨,大部買家都是花錢買到的是水貨,都說兒時在家鄉吃過的純天然的土蜂蜜,味道真的很不同,但是又苦於尋找不到真正的土蜂蜜。
每當于山看到這裡,都會感慨,因為他們村裡就有人養蜂,每年都要進山放蜂。
每次養蜂人進山放蜂的時候,于山都會湊個熱鬧,跟著進山野營幾天,沒事的時候,也幫著管理一下蜂群。
時間長了,對於養蜂,于山也算熟悉了。
所以于山知道,在那些買家迷茫的時候,養真正土蜂的蜂農更難過。
那些人是花高價買不到真品,蜂農是養土蜂不賺錢,或者虧本。
養土蜂,真的不容易。
野生土蜂,都是住在大山裡,也只有住在山區的農民才有機會養,大都是傳統餵養,很少管理,憑蜜蜂自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只有在每年的初冬,才開箱割蜂蜜,一年一箱蜂,只能取到20斤左右的蜜,如果那年天氣好,會取個30斤左右吧!
可是這樣的純天然土蜂蜜,卻沒有賣到好價錢,反而是假蜂蜜充斥整個市場。
喜歡大隱請大家收藏:()大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