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奇特的是這個人第一眼看去竟讓人覺得光華頓生,有種很古怪的不真實感,令人不敢直視。青年揉了揉眼睛再看卻也不過如此,很是普普通通,沒什麼可在意的。
他有些百無聊賴的唉了一聲,這天明明正適合睡覺還還要出來看門真是……青年人打了個哈欠,什麼時候能回去吃飯啊,他現在又困又餓。
嬴政和蒙恬自然也注意到這道隱晦的視線,目光在對方睏倦懶散的神情停留了片刻,只是他們更要隱晦沒被對方注意。
雖然最開始決定外出散心,但還是記掛著政事軍務,更是有種不處理文書就不知道做什麼的想法,不過隨著時間體會到山水之情以及李斯寄來的書信,扶蘇剛柔並濟,足可以穩定帝國內外。
嬴政現在已經很少去想政事和軍務,交給扶蘇就是了。
這就是培養好的繼承人的最大好處——可以放心讓他接過擔子。
桑海是臨海之城,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淺淺繪著帆船的樣子,靜謐優美。
又正值春日,牆角樹根旁生了不少的野花,比不得奇花異草的嬌豔瑰麗,但勝在生機盎然。
感知到帝王心情的蒙恬向來堅毅冷硬的面容也有了笑意,桑海果然是個好地方。
蒙恬來過桑海數次,相比頭一次來到桑海的嬴政可謂經驗豐富了,咳咳,像桑海的風景哪裡最好,除去有間客棧還有哪家的飯菜好吃,哪家的茶味道一流之類的。
算算時辰正好可以吃午飯了。
蒙將軍不是多話的人,反而十分寡言少語,但這種寡言少語在帝王面前是不存在的。
兩個人也算是一起長大,除去政事軍務還多的是其他的聊天內容,比如書法繪畫。
蒙恬的書法很好,比之書法大家也不差幾分,曾改良古箏和毛筆,是才藝出眾的兵家名將。
打斷兩個人交談的是一道十分熟悉的聲音,溫文爾雅,卻隱隱帶著無奈之意:“公孫先生好巧。”
不是張良還能是誰。
嬴政側臉看了過去,公孫先生?名家的公孫玲瓏?聽聞對方是公孫龍之後,是能言善辯的名家繼承人。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道家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法家則主動依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在某種程度是嚴刑峻法,儒家則崇尚禮樂仁義,提倡忠恕中庸,主張德治和仁政。
百家之爭,是為驗證所學,是為驗證己身之道,直到現在百家也經常有著溝通來往和某種程度的爭鬥。
是以如今的兵家和法家,儒家和墨家。
公孫玲瓏以名家弟子的身份和儒家弟子的爭辯飛鳥之樂、生死之辨、白馬非馬。
尤其是白馬非馬,與儒家弟子的辯論上反用了孔子的人失之、人得之,完全顛倒黑白,偏偏讓人無言以對,名家人的嘴皮子正是他們最有利的武器。
不過最後公孫玲瓏還是輸在了張良身上。
張良和公孫玲瓏,現如今名家的代表人和儒家的代表人。
他聽到了公孫玲瓏的回複:“不巧,因為我是特意來這裡找張三先生你的。”
這話的內容沒什麼值得人在意,但在同一時刻茶樓裡有幾個算幾個都扭頭看了過去。
那聲音太過矯揉造作,立刻就能想到一個人在捏著聲音盡可能使聲音變得溫柔甜美的畫面。
嬴政也看到了公孫玲瓏的相貌,淺綠色的長裙,裙擺微微有些長,鋪展在身後隨著行動搖曳生姿。
身體豐腴,發間點綴著一朵大紅的花,此刻正面帶笑容看著張良,聲音甜膩:“張三先生,人家找你找的很是辛苦呢。”
嬴政很少和女子接觸,這麼多年能在他生活中留下印記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趙姬,另一個則是扶蘇的母親。
那個笑容溫柔,全心全意深愛著他的女子,因為她才有了扶蘇這個名字,也因為她他在扶蘇出生的那刻就決定要將這孩子培養成唯一的繼承人。
包括後來的紫女,他所見過的女子沒有一個會用這種語氣說話。
他看到蒙恬的表情雖然古怪但似乎也有著習以為常。
公孫玲瓏和張良兩人之間似乎有些趣事。
作者有話要說: 含淚寫稿jpg
2333謝謝i的□□和打死嚶嚶怪的地雷,我這個是去年六月份開的了,不拖了,五月中旬完結。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