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琰著了一身青藍色官服,跪在光潔明淨的白玉地上,“然。”
“可惜了。”聲音卻聽不出任何惋惜之情。
第二日上朝之前,大殿門口三三兩兩的人便對著應琰道喜,只因為他今日受詔入殿上朝了。
往日他一個六品官,站在大殿外,連黃袍的衣角都見不到。
“早知應大人在那陋族亦能有大作為!”
“瞧瞧,我說什麼來著,應大人去那月族後定能仕途通坦。”
“先恭喜應大人了。”
“哎呀應大人高升了可別忘了咱們翰林的同僚。”
而左相仍拍了拍他的肩,道了句,“挺住。”
應琰覺得,一切都很熟悉,一切又都陌生極了。
“官人到。”
群臣頓時肅穆下來。
早朝結束的時候,各位大人的臉上神情各異。
但他們大多心裡都不約而同有一個想法:這年頭,聖人的心思真是愈來越難猜了。
為什麼?
因為新一任月族參護的名額又定了,而且這一任參護兼任月族月司。
而任期,任期竟然不定!
不定啊!那跟流放又什麼區別?
哪怕這是個三品大員,有哪個倒黴蛋會想拋了京城裡的繁華,去那個地方!
結果這個倒黴蛋,居然剛回來的應琰。
真是令人唏噓,同時又令人大呼慶幸。
~~~~~~~~~~~~~~~~~~~~~~~~~~~~~~~~~
十日後,月族。
牛陶正在院裡彎腰晾著剛混好的膏泥。
忽然聽到,有人道,“牛陶姑娘的名字與你製陶手藝真是相配。”
鼻尖聞到一陣加利葉的香氣。
她笑彎了眼睛。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故事我是寫得最久的,基本大綱雖然沒有打動,但是很多劇情大綱是刪了又改,改了又刪。
最後想,得了,就這樣吧,我就看看這個故事最後沒有大綱會是怎樣的走向。
結果這個故事的走向讓我自己也很意外。
很多時候是感覺像是劇中人物在牽著我寫下去。
[啊這麼說感覺有些詭異hhhh]
有很多東西我很想在這個故事裡講得很細,但是又覺得有些事講得太詳細又沒啥意思了。
所以大家咋理解都行。
啊最後,感恩還有人願意把寫得這麼慢的一篇文讀下去。也祝大家日日順遂。
最最後,人間四時的冬,我已經有了一個很想寫的cp,但是秋……至今沒想到合適的……
想失物招領一下[我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