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開始尋人沈氏歸
自柳清書死後,大多數奴僕被遣散,畫笙跟嬤嬤求證,整理出一張清單,其中三個人最為可疑,娘親身旁的杏兒,沈氏身旁的黃英,江氏身旁的白粒。
戚姐姐忙於百裡棠事務,這點瑣事不值得麻煩她,所以也只能求助宜蘇。畫笙將紙條疊工整塞入腰間,並未帶上旁人,自己去了六哥的院子,誰知道竟碰上沈氏和她兩個女兒。按理說沈氏佛堂反省怎麼會這麼快回來,可自己早該想到,顧蕭不過是做個樣子。
“不知母親今日回府,畫笙本該去門口跪拜迎接,還望母親原諒畫笙不知之罪。”畫笙跪下,膝蓋捱了青石板,刺骨的冰涼。上次已然撕破臉,雖說沈氏不會明面對自己怎麼樣,可姿態放低些總是沒錯。
“七姑娘言重了,倒是我應該跟你陪個不是,七姑娘如今翅膀硬了,便不將人放在眼裡,是母親我的錯。”沈氏居高臨下的看著畫笙,眼睛裡狠毒之色一閃而過,這個小賤蹄子突然就開了竅,不停的給老爺灌迷魂藥。
顧風晴挽著沈氏的胳膊俯視畫笙,臉上鄙夷之色毫不收斂,說出來的話更是不加掩飾的尖酸刻薄,“七姑娘正被爹捧在手心上疼愛,自然顧不上教養她的母親。母親只當養了個白眼狼,何必再費心。”
顧螢塵倒是並未多說,只是仔仔細細觀察畫笙臉上細微的表情,卻見她榮辱不驚,波瀾未有,心裡震撼異常,這個七姑娘像變了個人一般,若是母親還是用以往的辦法,恐怕不會有什麼成效。
畫笙想出來應對的辦法,擺出一副委屈的表情,眼睛裡淚珠一閃一閃的,“上次卻是畫笙的錯,可畫笙愚鈍,實在猜不出母親的目的。只當是母親要給畫笙一個警示,這才把所有錯處扛了下去,還望母親原諒畫笙。”
顧螢塵心裡駭然,眼瞅著母親又要出口奚落,這才搶了她的話頭,“七姑娘有心了,上次的確是咱們考慮不周,忘了你的感受。”
沈氏不滿的看了一眼顧螢塵,她向來知道自己這個二女兒是聰慧的,上次顧畫笙明明說的那麼清楚,自己這個二女兒怎麼就替她圓了過去。顧螢塵安撫的拍了拍母親的胳膊,“想著七姑娘要出去,就不耽誤七姑娘的時間了,母親一路奔波也要回房休息了。”
畫笙依舊跪在地上點點頭看著她們離開,待想起身卻發覺腿都跪麻了,好在旁邊伸出來一隻胳膊緩了燃眉之急,“六哥好興致,可是來園子裡賞花的?”
“這含苞待放的花兒有一朵,可惜被幾朵要謝的老花兒給欺負了。可惜本公子一直秉著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原則,不然還就得來次英雄救美。”宜蘇手裡拿著摺扇敲了敲畫笙的腦門,這孩子倒是不傻,沒同沈氏真的撕破臉,只是這以後的路恐怕也不太好走了。
“我自幼奇怪,無論是貧窮書生還是世家子弟,無論寒冽三九還是酷暑三伏,永遠是一把扇子不離手,這其中可有什麼典故?”這個疑問卻是真心的,在百棠谷中並未有這種風俗,可來了京城卻是時時刻刻能夠看到,走在街上即使平頭百姓腰間也掛著一把摺扇,對了,還有那位不知廉恥的老王爺。
宜蘇看了一眼手中的摺扇,扇柄處磨損不少,自己也修補過好多次,沉吟許久才開口,“別人我是不知道的,我手中這把是我娘留給我唯一的遺物。”
“六哥,對不起啊,我不該問你的,等下次我見了,見了別人問出答案再告訴你。”畫笙雖然沒心沒肺可也能看出宜蘇臉上掩飾不住的悲傷,能看出這把摺扇已經破舊,心裡便有了主意。
“不提這些陳年舊事,你今日出來可是為的尋我?”宜蘇很快恢複笑意,悲傷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很少在外人面前袒露心緒,今日可能是積壓太久了吧。
“我長年累月呆在這深宅裡,出去也沒什麼門道。嬤嬤年歲大了,也不能替我奔波勞碌。我找六哥是想讓六哥替我尋幾個府中故人,用朱筆標出的尤為重要。”畫笙將紙條雙手遞給他,臉上表情無比誠心誠意。
“不過是尋幾個人,你六哥的能耐可大了去了,放心就好。”宜蘇接過來妥貼收藏,“我瞧著你跪了許久,這春日氣寒,最容易遭病,回去可要喝上幾碗姜湯去去寒氣。”
畫笙乖巧的嗯了一聲,朝他告了辭就扭頭離開了。宜蘇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扇子,已經拿在手中這麼多年都沒吸引到他的目光,還說什麼情深義重,都是騙人的話。為了不糟蹋娘親心意還是就此束之高閣吧。
顧螢塵扶沈氏回了房裡,找了個藉口打發了大姐,這才同母親推心置腹的說了說話,“雖不知她如何跟變了個人一般,可咱們也不能同她撕破臉皮,不然萬一她去尋爹爹告狀,咱們處於劣勢,有什麼懲罰也是說不定的。”
“可如今她已經爬到我頭上作威作福,一個庶女而已,倒比你跟你大姐更大的面子,你叫我怎麼能咽得下這口氣。”沈氏半躺在床上,她是稱病又託了爹爹說情才得以從佛堂回來,怎麼也得裝個樣子。
“如今她跟宜蘇聯手,咱們更加不能硬碰硬。這宜蘇鬼點子多的是,還是得想個辦法離間他們。”顧螢塵心裡明白的很,上次的事是宜蘇一手策劃,為的就是看畫笙是不是誠心依附與他。
“還是你想的周到,娘親年紀大了,實在想不了這麼多了。我如此費盡心思不過是為了給你跟你大姐以後一個靠譜的孃家,受了委屈也好叫你們夫家有所忌憚。不能像我今日這般,你們要引以為戒。”沈氏說起孃家就止不住的心痛。
“娘,您先好好休息,等您休整好咱們再從長計議。”顧螢塵侍候她躺下,蓋好被子,才將幔帳解下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