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毫無關聯,卻又息息相關。
明明覺得有關係,卻怎麼都連線不上所有的線索。
這,就是這個案子的特點。
“葉嘉文當年的事,你們調查出什麼了嗎?”白羽笙詢問孔武道。
孔武說:“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個和葉嘉文同屆的聲樂老師。據悉,當年葉嘉文是和一個叫約翰的美術助教分手後自殺的。說來也巧,葉嘉文同屆也有不少的學生退學,後來瞭解而知是被葉嘉文拐帶去了約翰的畫室學藝術,爭取英國留學的機會。”
“那這些人最後都去留學了嗎?”
“不知道,沒訊息。葉嘉文後來和男友約翰分手,又回到了雲暉中學上學,也放棄了學美術了。”
“這……”
白羽笙深深的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兒。
兩條線,一條是嚴立德拐賣學生被殺,兇手徐貴封口不說。
另一條線,是葉嘉文怨靈屢屢作祟,失蹤孩子的心臟被送到巡捕房,造成恐慌。
如果說,這本來以學生失蹤為主線的兩條支線呢?
白羽笙越想越激動,腦海中的脈絡越發清晰,真相馬上就要浮之於水面。
“白姐姐,看你的表情,是不是知道什麼了?快跟咱們說說?”小鈴鐺催促道。
“我們最開始的重點是什麼,你們還記得嗎?”
“鬧鬼,失蹤。”
“對,在我們一再懷疑怨靈和學生失蹤是否有關聯的時候,便收到了心臟,上面的寄語句句不離怨靈,強行讓我們把鬧鬼,失蹤,心臟緊緊的聯絡在一起密不可分。”
“是啊。”
“後來嚴立德被徐貴殺了。案情一度陷入了死局,所以我們不得不採取迂迴的辦法,才繼續把目光調轉到了割腕自殺的葉嘉文身上。我們之所以之前進展的如此艱難。是因為沒有找到案子的源頭,是線上索不全的情況下屢屢反推的結果,所以異常艱難,那麼現在我們換個角度來推理,結果不一樣了。”
聽了白羽笙的一番話後,巡捕房的其他探員包括孔武在內,恨不得拿起本子來記錄,以防跟不上白羽笙的思路。
“白法醫,你接著說,等探長回來之後我再轉達。”孔武催促道。
白羽笙接著說道:“咱們大膽假設,最早的失蹤案發生在畫室。以葉嘉文當年的戀情為事情源頭來往後推。她被助教約翰迷惑,拐帶了自己的同學一起隨她一起去畫室學藝術,結果這些同學一去不復返。她心存愧疚,與約翰一刀兩斷,回返雲暉中學。”
“若這麼說來,約翰和嚴立德是同夥,甚至畫室裡的人就是嚴立德的上級。葉嘉文的割腕自殺很有可能也不是真正意義的自殺。對於嚴立德和約翰來說,知道真相的葉嘉文永遠閉嘴才是最讓人安心的。”
小鈴鐺順著白羽笙的思路往下繼續分析。
“葉嘉文死於學校裡流言蜚語,這些流言蜚語是誰放出來的,就不好說了。她一度在愧疚,悔恨,悲憤,還有旁人的指指點點中生活。自殺也是早晚的事。”
可小鈴鐺又有些不理解的問:“那為什麼當年不把這事兒說出來呢?”
孔武接話稱:“這事兒要是說出來,她就是罪魁禍首。而且對立面是校長和外國人,她一個小小的學生,恐怕也做不了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