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宋辭一家一大早就起來了。
放鞭炮、煮餃子,還要去磕頭。
天還沒有大亮,宋辭就小心地扶著林小河出發了,大坪村還有這樣一個習俗。新婚夫妻成親的第一年,都要去長輩家磕頭,新娘子和新夫郎會得到十文到二十文的賀喜錢。
錢不在於多少。
重要的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傳統。
宋辭就算是不想去,也由不得他。
“二狗,可是有好幾個年頭沒有見到你了。”一來到宋明瑞家,宋明瑞娘就熱情地來招呼上前他們。
宋辭賠笑,前些年宋二狗身上帶著孝,過年磕頭走動的事情都有忌諱,今年出了孝又娶上了媳婦,是怎麼樣都不能推脫的。
“嬸兒,我來給叔公磕個頭。”
“你叔公正在堂屋裡抽煙呢,明瑞你帶二狗過去。”宋明瑞娘道,其實她公公是因為輩分高每年都是在堂屋裡面等著人給磕頭。
“二狗、弟妹,你們跟我來。”宋辭來的時候,宋明瑞正要帶著他兒子出門去輩分比他高的長輩家裡磕頭。
宋辭見到宋明瑞的爺爺,單膝跪地,到底還是給老人家跪了一個。
此時的他,真是無比盼望著,他家虎崽能趕緊出生再快些長大,以後每年拜年男丁要給長輩磕頭的這件事情,就可以由兒子代勞了。
死兒砸不死他就好了。
至於林小河,這輩子就只用走這一遭,這次還只是個陪來的。
他大著肚子的樣子,能出現就不錯了,誰敢讓他磕,不怕孩子給弄出來嗎。
故而宋辭磕頭,林小河在後頭負責收錢。
“小河,你趕緊拿著,每對成親的人第一年都是有的,不光是給你們的,明年再來可就不給了。”宋明瑞的娘給林小河塞銅板,宋明瑞的夫郎在一旁幫著塞。
“嬸兒,我們不要,你快收回去吧。”
都知道林小河的不要不是真心話,兩個人又開始了一番你推我讓,兩個回合下來林小河才收下了明瑞娘給的十五文錢。宋辭覺得自己最近看這些事情都要看麻木了,這咋就這麼多的禮呢,怎麼就不能一方痛痛快快的給瞭然後另一方痛痛快快地收下了。
宋辭夫夫和宋銅生夫夫交替著去這些長輩家拜年磕頭,期間他們還碰過好幾次面,說兩句話就匆匆分開了。
“累不累。”宋辭見林小河大冷天的林小河臉上竟然出汗了,關切地問道。
林小河搖了搖頭,“我沒事兒,咱們再去幾家吧。”
“慢點兒走,不著急的,村子就這麼大,咱們一上午總能走完的。”宋辭給林小河擦了汗,繼續扶著他道。
“嗯。”
等到全部轉完的時候,宋辭就帶著林小河回家幫著宋老孃一起準備午飯了,大年初一中午的這頓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了。
宋辭家準備了雞鴨魚排骨木耳銀耳菜花等等。
“二狗,你去把張天和朱文喊過來吧,咱們一起吃上一頓年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