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由於自己的到來,使得會議室的氣氛突然之間變得緊張,李天雷忙不疊的趕快說出了剛剛檢測到太陽地表的異常情況。
“總指揮,各位同事,情況是這樣的,在一個小時之前,我們前幾天進行核爆試驗的太陽地表區,近百萬平方公裡的範圍,由於周圍的隔熱物質一直在不斷的向這一區域彙集,已經被吞噬了大約3萬平方公裡的面積。然而就在一個小時之前,這一區域周圍的隔熱物質的彙集突然加速,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僅僅用了半個小時就吞噬了20多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而它的速度還在不斷地加快,一個小時的時間,已經吞噬了80多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就在我趕過來的幾分鐘前,我們實驗消除了隔熱層的近百萬平方公裡的太陽地表層,已經完全被吞噬,又恢複到了此前黑子區的450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水平。我感覺這一現象非常的不一般,對於我們消除太陽地表層的隔熱層肯定會起到很大的阻礙。”李天雷盡量簡短的彙報著,剛剛發生的異常情況。
“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我們費盡千辛萬苦進行試驗消除了隔熱層的近百萬平方公裡的區域,居然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就被吞噬了?”王新陽說道。
“總指揮,按照我的分析這個異常情況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現象。根據我們對太陽地表層不同區域和深度進行的調查分析,在某一個特定範圍內,地表層深度的壓力值是相同的。這個範圍取決於太陽表層的範圍,我們監測到太陽地表層的正常溫度現在是5500攝氏度左右,黑子話最嚴重的黑子區的最低溫度是400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說明在這一區域的地表之下的太陽表層中的隔熱層中的核同位素聚集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密度,很快就要接近發生聚變反應臨界點了。而這樣黑子話比較嚴重的區域和溫度趨於正常的區域之間有一段距離相當長的緩沖帶,這一緩沖區域的溫度是逐步的遞增或者遞減,這說明在緩沖地帶的地表之下的不同深度的壓力值也是遞增遞減,逐步的適應才能完成這種銜接的。
而我們剛剛進行了核爆實驗的區域,由於地表層中隔熱層別完全消除,造成溫度變化的同時,壓力值也降低非常快,當周邊的地表層中的隔熱物質向這裡彙集的時候,由於受到核爆的沖擊波的影響開始的時候會比較慢,然而一點沖擊波的影響消失,這一速度就會加快,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在經過了幾天之後,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吞噬了這麼一大片區域的原因。至於這一推斷是否準確,就需要我們再多進行幾次試驗來證實了。”太陽學家米歇爾分析道。
“米歇爾分析的很有道理,其他的人的意見呢!”王新陽繼續發問。
“總指揮,各位同事,我同意米歇爾的推斷,我現在想說的是,這種現象對我們進行最終核爆,徹底消除太陽地表層預定區域中的隔熱層,解決太陽能量輸出放緩的問題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一現象現在就出現對我們來說,未必不是好事。我們可以根據現在的情況,更加合理的制定,最終的核爆方案。如果不存在這種現象,我們對太陽地表層中隔熱層的消除工作,完全可以分割槽域階段性的完成,這也是我們所預想的方案,因為這樣可以給我們核爆工作留出一定的緩沖空間和時間,降低整個任務的難度。
而看現在出現的情況,如果我們按照原來的設想制定方案話,先期清理了隔熱層的區域完全有可能會在我們進行另一個區域的核爆之前,被吞噬大部分,再加上隨之而來的核爆沖擊加速周邊區域隔熱物質向這一區域彙集的速度,進而吞噬掉剛剛消除了隔熱層的區域,阻斷我們進行核爆消除太陽地表層中大部分隔熱層的工作程序。
幸運的是,現在這種我們看似異常,其實對於太陽來說是很正常的現象即使出現了。根據這一現象的出現,我的推斷是,我們要進行太陽地表層的隔熱層消除,必須完全的分析出,需要進行消除的所有區域,將執行這一任務所需的核彈和反物質炸彈一次性部署到位,同時引爆,使太陽在一個時間點上就恢複正常的能量輸出,才能解決周邊區域中的隔熱物質吞噬掉正常區域的現象,保證我們的工作不會白白的浪費精力和時間,以及我們存庫並不是多麼豐足的核同位素以及反物質元素。否則我們一旦開始行動,就沒有開展第二次行動的能力,那對我們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羽靈分析的很有道理,現在就出現這一現象,對我們來說,的確是件好事,根據現在的情況,我們對太陽地表層的隔熱層清理任務方案,必須做出調整,對於這方面的如何調整,大家發表一下看法。”王新陽說道。
“總指揮,我是這樣考慮的。”來自以色列的天文學家:佩雷林闡述她的思路。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瞭解,重啟太陽究竟需要多少核彈,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那將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就像剛剛大家預估的一樣,重啟太陽的核彈使用量可能需要數萬枚,就算是使用500億噸tnt當量的核彈,達到我們預想的最好的效果,也需要數千枚之多。大家想過沒有,按照現在我們要制定的方案,同時在太陽不同的地域,引爆數千枚核彈,就需要先把著些核彈部署到太陽地表層的600公裡左右的深度。而太陽地表層600公裡左右的深度溫度高達3萬多是攝氏度。我們使用裝載核彈的飛船在這一溫度中,能夠正常工作的時間,大約也只有短短的不到50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如果這麼龐大數量的核彈必須在50個小時之內全部署到位。
以我們現在的發射能力,就算集中所有的電力來供應超導電磁推進器,每天也僅僅能進行20幾次的發射,僅僅發射這些運載核彈的飛船,就需要近半年的時間。當然我們可以使用飛船自身的推進器來完成發射工作,但那樣勢必會消耗大量的核燃料,現在我們對於重啟太陽究竟需多少核彈,好沒有準確的計算資料,所以我們必須節約每一克核燃料。否則如果到時候我們計算出來用量之後,我們的核燃料和反物質燃料的數量不足,那對我們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我的意見的,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將我們手頭已經製造出來的核彈和反物質炸彈,陸續的向太陽發射,我們可以讓它們的前往太陽的軌道上緩慢的飛行,反正只要不是進入太陽地表層的高溫環境,這些飛船和核彈就不會受到高溫威脅,可以一直安全的太空中飛行,等到我們把重啟太陽所需的核彈數量精確計算出來之後,把所有的核彈發射升空之後,我們就可以有條不紊的遙控這些飛船,帶著核彈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次穿過日冕層進入太陽的近地軌道,然後同時向太陽的地表層深處部署。
從現在開始,這一發射的過程將會持續數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們計算出重啟太陽所需的核彈數量,以及核彈所需部署位置的確切方案差不多也可以制定完成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順利的開展重啟太陽的任務了。”
佩雷林的闡述,獲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大家都忽略了這一重要的情況,要不是佩雷林說出來,那是要出大問題的。特別再過幾個月之後那提前到來的冬季,那嚴寒會使發射所需的能量更多、難度更大。如今在溫度很適宜的情況下,就開始發射核彈的工作,是必須馬上就開展實施的,否則,一旦進入冬季,要把數量龐大的核彈發射到太陽上去,就會成為無法完成的任務,直接就會把重啟太陽的計劃扼殺掉,人們也就不會再有未來了。
“佩雷林的思路非常好,這個觀點提出的非常及時,我代表所有的工作人員向佩雷林女士致以謝意,你的這一思路挽救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大家為之努力的工作專案,挽救的更是全人類的未來。”王新陽誠摯的說道。
王新陽的話倒讓佩雷林感到有點不好意思了,作為一個科學家,這本是自己份內的工作,大家也都在努力的工作,尋求重啟太陽的方案,全世界各地的人民也都在努力的工作,默默地為聯合指揮部的工作提供著支援,受到這樣的褒獎實在是有點受之有愧。
“總指揮,這怎麼好意思啊,這本是我作為一個科學家的應盡的工作職責啊,其實我應該早想到的,只是我和大家一樣一直都在不停的工作,有時候一些思路也是在瞬間出現在腦海裡的。現在所有人做的每一項工作,對於我們的未來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只是想到這麼簡單的一點,你的誇獎實在是讓我,感到受之有愧啊!”
“不用不好意思,在這裡我也想所有人道一聲感謝,你們每個人都是全人類未來的希望,即使我們的努力最後不能取得成功,只要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我想全世界人們也不會怪我們的。”王新陽有點激動地說道。
此時,王新陽頓了一下,接著說道:“現在繼續我們的方案討論,海濤會後立即對我們現在所製造庫存所有的用於重啟太陽的核彈和反物質炸彈進行統計,從這一刻起,我們就馬上啟動核彈的發射工作。”王新陽佈置著任務。
“好的,總指揮,會後我立即去統計,並立即制定開展核彈的發射工作。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重啟太陽的方案失敗,那麼我們還有沒有辦法來保證人類不在這一次災難中滅絕。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先了解一下,如果我們重啟太陽失敗,太陽的這種低輸出狀態會持續多久,之後太陽地表發生全面的耀斑現象會持續多長時間,我想關於這方面的問題,米歇爾女士的研究應該是最權威的,您來說一說吧。”海濤說道。
“總指揮,各位同事,根據我們歷史上對太陽的記錄以及對現在太陽變化資料的分析,我們專案部的結論是這樣的。如果我們重啟太陽失敗,太陽現在全面的黑子化運動,將會造成太陽的能量輸出持續放緩,這一過程估計會持續300到500年左右。至於準確的時間點,誰都無法做出,畢竟我們任何人都沒有經歷過,以上的時間點也只是理論上的資料。在這幾百年中,地球上的水會全面的冰凍,地球成為一個大冰球。按照現在我們人類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情況和地球上所有生物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情況,屆時,地球上絕大部分生物都會滅絕,其中也包括人類。那麼,是否有生物能夠在這場災難中倖存呢,答案是肯定的,會有一些厭氧的真菌聚集在火山口附近繼續存活,因為它們的生存既不需要光照,也不需要氧氣,即使在是零下幾百度低溫中,它們依然可以存活。
當太陽的全面黑子化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後,太陽的地表溫度將會降至4000攝氏度以下,此時在太陽地表層中的各種核同位素的聚集數量已經達到了,發生裂變反應的臨界點,加之此時被壓制太陽地表層以下的超高的能量壓強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量級。此時就會在某一個節點,在太陽地表層中的某一點上發生核聚變活動,並迅速的蔓延至太陽的整個地表層,出現太陽地表層全面的、劇烈的核聚變運動,由於長時間積澱的核同位素的數量非常龐大,在這一次全面的核聚變鏈式反應中,它們會不斷的消耗又不斷的生成,在每一次聚變後消耗掉一部分,種重複的活動預計會持續長達數十年之久。
在這場太陽地表層全面核聚變鏈式反應中,太陽超高的輸出會把地球上所有的冰全部融化成水,蒸發成水蒸氣。在這一階段中,那些厭氧的真菌也會有絕大一部分會被高溫殺死,但總會有一些倖存者能夠存活下來。
之後太陽地表層由於長達數十年的核聚變反應,隔熱層被全部消除,太陽的能量會持續長時間的大量輸出,這一過程大約會持續300500年左右,在這段時間裡,由於太陽地表層中沒有隔熱層,太陽中層與核心的壓強由於過量輸出會降低,造成核聚變活動放緩,輸出的能量有所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太陽地表層中的隔熱物質可是出現和彙聚,慢慢的形成隔熱層,隔熱層逐步加厚的過程中,太陽中層與核心的壓強增加,進一步是太陽核心的聚變活動增加,慢慢的恢複到正常的輸出水平。
在這段時間裡,地球的溫度會慢慢的趨於適合生物生存。那些在空中長達幾十幾年的水蒸氣慢慢的開始冷卻降落,地球上開始出現海洋、河流與湖泊,在這樣的舒適的環境中,那些倖存下來的真菌會大量繁殖,快速進化。一輪地球新的進行重新開始,直到進化出人類,也許進化不出人類。
總的來說,太陽從現在開始到全面黑子化引發全面的耀斑運動,一直到太陽再恢複到之前正常的能量輸出,大概需要1000年左右的時間。”米歇爾闡述著,如果無法完成重啟太陽的任務,太陽將會出現的活動情況預估。
“1000年左右的時間,這個時間看起來不短,但對於太陽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很顯然對於我們來說,重啟太陽方案失敗的機率是非常高的,畢竟這是我們任何人都沒做過的事情,也沒有實施第二次的機會。很長時間以來我都在考慮重啟失敗與成功之間到底那個機率更大,也一直知道失敗的機率佔到了九成九以sh濤你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必然是有了應對的措施,趕快說一說。”王新陽有點急迫的說道。
會議室裡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誰都知道重啟太陽失敗意味著什麼,那就是全人類的滅絕。雖然大家一直都在努力,但在太陽面前,人類的力量顯得是那樣的弱小,難道人類真的要在不久之後,全部滅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