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太後聽到這頂特髻是皇後剪了自己的頭發做成了,連連驚呼:“哎呀,她怎麼這樣傻。她是什麼身份的人,把頭發剪了,怎麼好看。怪道這兩天她一直戴著冠子,怕是遮醜吧……這孩子,我都這樣老了,醜就醜點,有什麼要緊……”
侍女笑道:“聖人孝敬娘娘呢,剪了頭發算什麼呢。”
韋太後嘆了片刻,把特髻拿在手上摸了摸,柔柔順順的,摸上去十分光滑。
她不禁搖頭嘆息道:“這樣好的頭發,怎麼就剪了呢。”她不知道多少次豔羨範雪瑤那一頭黑亮蓬鬆的烏發,隨便梳一梳就很好看,甚至不需要用假發就能堆成高髻。
侍女勸道:“這都是聖人娘娘的一片孝心,娘娘就戴上看看罷。”
韋太後點頭,讓侍女服侍她把特髻環上,再插戴上許多珠翠金花。她好久沒有這樣打扮過了,頭發稀疏,戴不起來。
等範雪瑤與孟菖娘等妃嬪們過來請安時,看見她環著特髻,遮住了花白的頭發,顯得年輕精神了許多。都稱贊好看。
韋太後再三誇贊範雪瑤,妃嬪們也跟著贊美,一時頗有些和諧之美。
過了兩日,晉平長公主入內來看望韋太後,見她戴了一頂十分美觀的特髻,便誇了又誇。
自從範雪瑤冊封為皇後之後,她進宮就比從前來的多了,母女相伴著,韋太後和晉平兩人都比從前精神,讓楚楠看了,安心許多。
韋太後扶著發髻笑道:“你絕猜不出這特髻是出自誰的頭上。”
晉平聞言,腦中靈光一閃,驚訝道:“莫不是聖人的?”
韋太後含笑點頭:“可不是,那孩子實在孝心,我不過前兩日心中有些怏怏,並沒說什麼,她卻看出來了。這特髻就送來我宮裡了。那孩子也真是,一聲也不說。我要早知道她有這心,絕不肯她這麼做。”
晉平不禁為範雪瑤的體貼與細心感到敬佩。
細心能發覺韋太後的苦惱所在並不稀奇,敬佩的是她剪的自己的頭發。女子的頭發是那麼的重要,她卻全割了下來,這樣長的頭發要幾年才能再養起來?
她就不怕官家看了,會嫌難看?
她大可以讓宮人,甚至從民間找有一頭美發的女子,尋來做一頂特髻。她卻剪了自己的。
“從前女兒總慚愧不能在膝下,無法侍奉娘娘。如今有了聖人,也就放心了。”
韋太後面露微笑:“自瑤娘她為後以來,我這病就好了許多,想必是心情好了,病也輕了。瑤娘她溫恭賢淑,又十分慈和仁善,往後即便老身去了,也不擔心你的將來了。”
晉平眼中一酸,垂眸吸了吸鼻子。從前許皇後給了她許多臉子,私底下明示暗示,讓她少進宮,在公主府上深居簡出。
她嘴上不說,心裡其實是很難受的。皇宮本是她的家,可是她回到京都來,卻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只是怕娘娘在宮裡不舒心,她才只報喜不報憂,說一切都好罷了。
沒想到,娘娘其實是知道的。這樣一來,也難怪官家廢後時,娘娘不僅沒勸一句,反而還不顧名聲,表示支援了。
一百五十七 全文完
做了皇後之後, 範雪瑤就常與宗室女眷往來,不想知道也聽說了許多她們的後宅裡的事情。
沒幾個真幸福的。
生下女兒後, 擔心以後女兒會因為這個時代的各種規矩受委屈, 範雪瑤便開始計劃提高女子地位。
這年頭的女子太苦。就算是皇室女眷,錦衣玉食是有的, 可也不見得就幸福了。看看晉平長公主就知道了。處境像她這樣的公主, 可不是少數。
雖然因為尚了公主就不能入仕, 一展抱負,可是因此就冷落, 甚至縱容姬妾不敬公主的, 這種男人就算再有才華,道德和品行也是卑劣的。
她可不想以後女兒也會像晉平長公主那樣。
範雪瑤沒有一開始就大張旗鼓, 這樣會招致強烈的反對。她選擇潛移默化地改變。因為她知道,提高女子的地位, 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她有這份毅力和耐心。
她知道某個宗室女子做了寡婦後,便下懿旨安慰她的遭遇,邀她在宮中苑內遊玩散心,等人再次出嫁後, 又降下賞賜。在有人以自己村中, 有守寡幾十年的婦人,來請求貞潔嘉獎的,她態度冷淡。只賞下一些金銀, 並不許立貞節牌坊。用這樣的不張揚的做法,來鼓勵寡婦再嫁。
又比如更多的贊美嘉獎那些會吟詩作賦、精通琴棋書畫, 懂得世間道理的才女,而很少誇獎那些一味精做女紅,不通文墨的女子。鼓勵女子知書達理。
她的這些改變,楚楠看在眼裡,十年的夫妻,早有默契了。不必她說出口,他就猜出了她的意圖。沒有幹涉更無反對,反而默許了。甚至暗暗支援她的改革。女兒不止她心疼,他也疼愛。只是提醒她,不要太急,否則容易招致強烈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