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康王一)
“前面是路口,去新安倉的往西,去孟津渡的往北!”
在大路的正中,一位縣太爺親自坐鎮在這裡,替朝廷對這些難民進行分派。
十萬人就算是跑到新安倉,也不夠吃的。
所以朝廷的賑災使最終決定把這些難民還是分開來,一部分繼續往西面的關中平原誘引,另一部分讓他從孟津過黃河往河內、衛州就糧。
只要是把這十萬難民盡數分開來,那麼就不會讓他們有嘯聚的機會,朝廷也便不用再擔心他們揭竿而起。
分而治之,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既解了叛亂之憂,又不至於讓地方上承受過多的重荷。
每個縣都分派一些難民就食,化整為零,自然把那些隱患全部消彌在無聲無息中了。
“你們過來!”
當許八郎趕著驢車出現的時候,縣太爺身邊的師爺直接命令著。
許八隻好把驢車拉到了近前。
一個衙役走上前來察看了一番,然後回稟著:
“兩個男人,一個女人,還有兩個孩兒!”
師爺提著筆在紙上寫著什麼,頭也不抬地問道:
“你們是一家人嗎?”
許八郎沒有回答,他現在在裝啞巴。
許七連忙起身,道:“是!”
師爺抬起頭,看了看這張髒兮兮的臉,皺了皺鼻。
也許覺得這個女人身上的味道太難聞了,渾了渾手示意許雲起離自己遠一點兒,然後又問道:“這兩個男人跟你什麼關系?”
“車上的是我丈夫,這個是我弟弟。”
“姓名!”
“民女許雲起!”
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其實就是她穿越之前的名字,應的是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意境。
如今,對於她來,就是行到了水窮處,所以必須要坐看雲起時
“他們呢?”師爺指著驢車邊的八郎和車上的男人問道。
“我弟弟叫作八郎,丈夫叫作欒青林!”
“哪來的?”
“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