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中方看來,外方的要求簡直多此一舉又浪費時間。一個生產汽車的工廠,你要那麼幹淨幹什麼!
沒事,林強生有錢,就是這麼任性!你想要在十月一日之前完工。我不同意,你也不行!
外方經理巴爾無論如何都要嚴格按照母公司的要求辦事,他表示這是公司總部的決定。要建設一家高標準現代化的工廠就得這麼幹!
h省的上下領導也沒辦法,既然人家外方這麼熱情。我們也不好打消人家的積極性吧!既然人家熱情,我們也要熱情!那就白天晚上輪著幹,以前是二班倒,這回充分的發揮聰明才智,三班倒!以前兩千多個工人,這回翻兩番,組織八千多個建築工人上工地,全省都行動起來!一批批的建築工人。從全省的各個城市被集中進了省城,就為了突擊這一個大專案。
h省和外方合資公司成立的訊息,徹底的震動了這個泱泱大國!
改革開放的頭一年,就有了這麼大的一個專案落戶到國內!不得不說是高層英明領導的遠見卓識,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外方的積極響應,技術和資金都迅速的引了進來,說明中國道路沒有走錯,更加堅定了上面改革的決心。
同時,中央也在研究,是不是讓h省的濱城也成為特區。這樣就能更方便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了啊!畢竟濱城已經率先的走在改革的前列,已經和外方率先的成立了合資公司。
改革的成果,也需要精心的維護啊!
但是濱城這個地方太獨特了!離著蘇聯近不說。又不靠海,內陸地區交通也不方便。這讓中央的領導們都覺得把這麼一家合資企業放在這個地方,怪可惜了得。這要是地方能更理想些,那就太好了!
蘇聯至今還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虎視眈眈的威脅著中國的三北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更是聚集著蘇聯的重兵集團。
這個地方要是弄個特區什麼的也不牢靠,最後還是鄧老拍板了,先等等看,過個兩年之後。如果這家生產轎車的汽車廠發展的好,蘇聯又沒有什麼動作。那就不妨在東北內陸也設立個經濟特區!改革的春風,要吹滿大地。也不差這一個城市。
隨著七月中旬gd、fj兩省率先甩開全國單幹,正式建立經濟特區;國內最好的政策,大量的資源都往兩省集中;尤其是他們還可以留存大量的稅收!
其他省份還沒有感覺到什麼,但h省的領導和官員們卻開始著急了起來。
省內嚐到了合資公司的好處之後,很多官員就向上面建議促成和外方關於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的投資計劃,先把技術引進來。因為他們的子女正想著等合資公司一成立,就紛紛往裡邊進呢。如果外方繼續投資在本省,勢必又能解決一大批官員子女的安置問題。
下面著急起來,上面也有更大的憂心。自從合資公司確立以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國內各界都開始關注起了h省的動態。這種在風口浪尖的日子,雖然讓大家心跳加速,但沒有被關注的日子,不更難受不是。
何況自從合資公司成立以來,中央的政策和物資就馬上接踵而至。原來省內的央企,省內領導想動一根指頭都難,人家根本就不理地方領導,你算哪根蔥。可是現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扶植和計劃內配額,很多央企就馬上對省裡轉變了態度,他們也紛紛開始支援省內的工作了。
這立竿見影的效果,讓省內領導們欲罷不能。有了上面的政策,幹什麼都順風順水,沒有政策立馬就成了土鱉。大家好日子沒過幾天,可不想立馬就成了打醬油的路人甲乙丙丁啊!
所以沒到7月末,h省就放鬆了態度,外方可以獨立投資建設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省內不再要求佔股了!
dbr公司立刻與港,然後是一批批的工業機械裝置向港口卸貨。
在海外存放也是要錢的啊,這筆花費就不在少數,得趕緊的運回國內,以減少損失啊!
外方獨資的訊息,一時又震動了全國。在中央不發聲的默許之下,雖然全國輿論兇兇,大有淹沒改革成果之勢。
但是h省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永不回頭了!(未完待續)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