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寧和柳傾城的計劃是,店內不安裝任何攝像頭,也不會有任何的監控裝備,門口會配備一個小型的迷你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的人設是蠢萌型的,顧客可以跟它對話,而它的作用也僅限於商品導航和陪顧客聊天。
店內真正起監控作用的是k子公司前段時間升級的第二代“小蜜蜂”,支撐在它背後的,是一個大型的計算程式,這個程式是沈墨和青城兩個人一起開發的。
平常的時間,人們看不到小蜜蜂,小蜜蜂也不會主動出現在客人面前,只有在顧客忘記結賬的時候,它們才會飛到他/她耳邊輕聲提醒,這個提醒,不會讓周圍的其他人聽到,而且,如果是男人,小蜜蜂會用帶有嗲意的女聲來提醒,如果是女人,小蜜蜂則會用低音炮的磁性男聲來提醒。
它們的存在也只是提醒顧客忘記了這件事情,次數最多兩次,兩次之後,顧客是否會結賬,便也不會有人再管。
在這裡,柳傾城和顧清寧的設計,其實賭的是人性。
顧氏從來都是一家定位中高階的零售商,顧客的綜合素質向來還都是不錯的。這樣的設計,既給了顧客足夠的信任,又可以避免一些可能的損失,而這也是在為未來新零售的真正到來,培養商業最基本的信任基礎。
所以,“小蜜蜂”聲音的人設相對會高貴典雅,讓人一聽就不會反感,反而會有一種尊重和順從它的意願。
當然,這樣的第二代“小蜜蜂”目前也還是在試用階段,他們只是相信,真正成熟之後,小蜜蜂的商用前景會更廣泛。
另外一個比較突出的地方在於,顧氏要重新選擇和篩選供應商。
所有在電子商務方面做得比較突出的商家,範圍不僅限於國內,也包括所有的國際品牌和設計師品牌以及有潛力的小商品商家,顧氏願意提供相對低廉的租金面積價格,給商家一個實體店展示自己産品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卓靖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強調的宗旨,因為他們現在並不會擔心客戶和供應商遠離顧氏,他們想要尋求的,也是對未來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合作夥伴。
當然,這些商家在品質、信譽、産品、供應鏈等方面,顧氏都是設有選擇標準的。
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到這裡,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所謂“新零售”的核心和內涵。
模式可以被模仿,但核心卻不會被抄襲。
這中間的過程,一旦開始開工,做起來會很辛苦,需要大筆的資金和巨大的工作量,而且也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和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顧清寧、夏雨以及翁千澤,會在這個過程中承受來自各方的巨大的壓力。
但是一旦成功,前景和市場也是絕對可觀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國的時候,顧清寧有底氣跟john堅持ab股同權上市並且john公司只能作為主承銷商之一的原因。
因為這個專案一旦啟動,顧氏就不再是傳統行業裡的一員了,而會成為一個新的,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未來之星。
而卓靖的部署,到此也還沒有完全結束,如果星光甚至新誠集團真的膽敢並購顧氏的話,卓靖說,他會讓沈妍配合顧清寧,讓第一和第二成為第三的囊中之物。
再次霸氣側漏的卓總,又一次圈粉,這次是夏雨、沈妍和夏雲瑾。
顧清寧:“……”
怪不得你敢拿自己的私房錢投資顧氏呢,你一開始就沒打算輸嘛,還跟我說什麼投資未來之類的,你投資的明明就是你自己好嗎?
唉!心累!怎麼感覺事情到了現在,自己成了那個給卓總打工的了?
不過顧清寧也不虧,說白了,卓靖在k,不就是在為她打工嗎?
想到這裡,顧清寧心情好了很多,看看錶,快淩晨十二點了,這會開得真是燒腦。
顧清寧和沈妍受不了,各自睡覺去了,剩下幾個男人,說是會議開得太興奮了,夏雲瑾和夏雨也不走了,拉著卓靖、卓然和王濤,覺也不睡了,幾個男人去配樓那邊打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