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九覺著有些好笑,青荷年歲不大,活的倒很現實。
先是見他這個剛化形的同族相貌英俊,就有幾分拉攏之意,後聽了吳伯對於他的筋骨源氣的點評,更是心動。
不過在聽聞白九身縈暮氣後,大失所望的同時就想好了以吳四郎之事拿捏吳伯,因此做出一副大怒之狀,順勢將吳伯圈入麾下後,頓時就看不上白九了。
況且,要想跨足感應,還想衝擊通靈,豈是如此簡單?
須知,自感應始,在每一境中進的一步,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煉魔者又將其由初至尾,細分為‘玉清’、‘上清’、‘太清’三位。
每一步皆有境障想隨,並非修為到了就能渡過,一切皆要看各自的緣法。
從古至今,有多少資質出眾者,被門內師長寄予厚望者,最終飲恨在了感應境前。已不可數。
青荷這純粹就是用最讓人放心的話說最不切合實際的事。
要是真如此簡單,以青荷的身份地位,又怎麼還在感應境前磨蹭?
白九心中如此想著,面上則流露出了幾分遺憾,不捨的道:“那公主你可要早去早回。只是我此去天眾宮,不懂宮中禮儀,若有錯失,可擔待不起。不如我就在此等候公主歸來。”
因收服了吳伯,青荷顯得有些意氣風發,本想就此打發了白九。
聞聽此言,青荷偏著腦袋,回望了白九一眼,汙泥難掩眼前男子稜角分明的面龐,挺拔健碩的身姿。
念頭一轉,沉下心來思慮道:“本想教這俊俏郎君做了本公主面首,奈何緣淺。不過也要物盡其用,石蟹族一向與我族交好,素有姻親往來!不如……”
這般想著,便伸手在額間青鱗上一揪,取出一枚粉撲撲的海螺,對在嘴邊輕語了幾句後,衝白九甜甜一笑,道:“郎君你儘管向西南方位而去,自有人前來接應。行了,咱們走吧!”
話罷,六名蝦兵率先開路,吳伯便馱著青荷向東南方向急速駛去。
不過眨眼功夫,已是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白九將揮動的手臂放下,仰首望著皎皎月光,嘴角不由勾起一些弧度,喃喃道:“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
……
……
浮生海域足有兩千裡方圓,深達千丈,海底有水行靈脈數條,因此,葵、壬二水之氣充盈,土壤肥沃,海草鮮美,連帶的水色都顯得很是清澈蔚藍。
這二十餘載來,浮生海域日夜被白九所釋法韻籠罩,因此無有生靈逗留。
待到白九再覺腹中飢餓,身子也有些疲乏時,知已是第九個晌午,遂將控制方向的肩鰭朝下一壓,人已直直朝海底游去,準備尋一清淨地帶,以‘葵水吐納術’吞食一些葵水之氣。
這世間流動著萬千氣種,就有萬千種吐納術。
不過吐納術並非什麼妙法玄功,雖是行功路線各有區別,可最終的目的無非就是培元、辟穀、強身、固竅、煉炁。
長習此術者,不知飢渴,不畏寒暑,痼疾退散,百毒不侵,五臟難衰。縱是暮年,亦是口齒不脫,軀幹健朗有力。
而吐納術對於人族及妖族煉魔者而言,有著更深層次的影響。
人族煉魔者聚來本命之精氣,在體內鑿通蔽塞的靈竅。
靈竅乃氣中‘精靈之氣’所化。
‘精靈之氣’又是靈脈所生,自有靈性,每有與其氣息吻合的嬰兒出世,精靈之氣就會擇主來投。
方成型的靈竅無有外界納來的本命精氣接應,就會被這方天地流動的其他氣種佔據。
不過只要把本命精氣源源不斷的引入體內,本命精氣就會自行與靈竅溝通,從而將其餘氣種驅散,收復失地。
再用本命精氣補益竅壁,讓忽脹忽縮的靈竅徹底穩固下來,達成天圓地方的格局。此謂之‘固竅’。
接下來就可以將聚在竅中的精氣壓縮成本命玄力。
靈竅越多,產生的壓力越大,轉變成法力的速度越快,儲存的法力也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