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以前相熟或半生不熟的同學、同事、朋友,也都紛紛打來電話,追憶似水年華,聯絡聯絡感情,然後順便借個錢什麼的。
這突如其來的成名,倒讓他一陣不適應。
不知不覺地,“林寒”也從一個人名,變成一個名人了,各種關注、贊揚以及爭議紛至沓來,源源不斷,無形之中也難免為他增添了些壓力。
看來名氣這東西,還是要慎重處理啊。
......
當天下午,林寒就來到漢東省省氣象局所在地,見到了局長章士候。
說起來,這位章局長應該算是他至今見過的行政級別最高的官員——省氣象局局長,正廳級,已經屬於高階領導幹部了。
和資本家為尊的西方國家不同,在華夏,領導幹部的地位,無疑是要蓋過企業家一頭的。
像馬伝,雖然已經是華夏的財富巔峰人物,但其擁有的影響力,如果和政治巔峰人物相比,差距還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年近六十的章局長,無疑還是一位長者,按照傳統美德,林寒也要放尊重一些。
“章局長,您好。”
林寒兩手和章士候握了手,一邊問候道。
章士候笑道:“坐吧。”
兩人落座,他便說道:“前不久小王和我說,你們永珍實驗室,願意為省氣象局提供災害性氣象預測的訂正服務,能和我詳細說說嗎?”
林寒說:“確實如此,我們實驗室掌握了一些相關的技術,在災害性氣象預測方面,有很高的準確率。”
章士候忙問了句:“有多高?”
“從半年前開始投入預測,到現在為止,只要是漢東省內的災害天氣,氣象局預測對的,我們都預測對了,氣象局預測出錯的,我們也都預測對了。”林寒停頓了一下。
“災害性氣象的數量畢竟較少,具體的準確率暫時還沒有。不過從理論上講,我們的預測,基本不存在出錯的可能性。”
章士候聽了,臉上頗為震動,好一會才恢複了平靜,斟酌地說道:“可是據我所知,永珍並沒有正規的氣象服務機構,缺少相應的資質......”
“你也應該明白,氣象災害不是小問題。倘若永珍沒有相應的機構以及資質,這個主我也是做不了的。”
林寒想了一下:“永珍已經有計劃成立一家氣象服務公司......實話跟您說,我近期就會去澳大利亞,拜訪姚其智先生的一位學生,和他商談相關的事宜。”
“此外,我們也計劃向ib公司,購進一臺大型計算機,用來開展相關業務。”
章局長很驚訝:“大型計算機,這可是一大不菲的投入。”
即便是漢東省氣象局,也只是在氣候中心置備了一臺大型計算機,至於其它的單位,能有幾臺中型機就算不錯了。
在氣象服務市場發展比較初級的華夏,一家氣象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裝上大型機,無疑堪稱是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