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寒說道:“在氣象服務領域,國內的發展十分緩慢,我們永珍既然準備參與,目標就是這一産業的龍頭。”
目前國內最大的天氣公司,公司估值只有幾億元,而美國最大的氣象服務公司ueather,一年的營收都可以達到十億美元,差距之大,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章局長想了一下:“氣象服務市場,我個人覺得,潛力不是太大。否則我們氣象局,也不至於只靠財政撥款運轉了。”
林寒微笑著說道:“氣象服務的市場,相對於一些熱門産業,確實不是太巨大,但幾百億還是有的。”
“在氣象服務領域,有一條著名的德爾菲氣象定律,說的是在氣象資訊上每投資1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經濟回報,也就是說,氣象服務投入産出比高達1:98......換而言之,雖然氣象服務的市場規模不算大,但回報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氣象局無法藉此營利,主要是因為氣象局的任務在於,預測晴雨以及災害性氣象,對時間以及精度的要求不高。”
他緩緩說道:“比如說當氣溫達到22c,啤酒開始暢銷。氣溫達到24c,泳裝開始大賣。氣溫超過30c,冰鎮飲料銷量大幅度上升......”
天氣的變化,能夠産生各種各樣的影響,除了這些比較容易理解的之外,還有一些讓人難以想象的。
比如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實是,臺風天氣裡,美國人民最喜歡買的東西不是手電筒也不是防雨具,而是草莓餡餅。
這個讓人意外的結論,是由沃爾瑪公司的大資料分析部門發現的。
作為全球性最大的連鎖超市,沃爾瑪公司非常注重各種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其中就包括氣象資料。
十幾年前,沃爾瑪公司的資料組偶然發現了這樣一條奇怪的資訊:每一次大臺風前,草莓醬吐司餅幹的銷售量都會增長7倍。
這條資訊非常奇怪,讓人難以理解。但事實每次都是如此,從無例外。
於是,在後來的每一次臺風登陸前,沃爾瑪超市,都會提前在臺風登陸地區的各家超市進貨草莓餡餅,悶聲發大財。
“這些能夠指導相關産業的氣溫資料,都是比較確切和具體的,0c,29c就不行。但氣象局只要告訴人們冷熱就行了,具體的29c和30c,差距其實並不大。”
章局長扶了一下黑框眼鏡,停頓了一會:“嗯......精確預測的技術門檻還是很高的,永珍可以做到這種程度嗎?”
林寒伸出一根手指:“一年之內,我們就可以初步建成,漢東省內的綜合氣象預測服務。”
“屆時,不光是災害性氣象的預測。一般領域的預測,永珍也可以為氣象局提供一定程度的訂正服務。”
章局長問:“如果氣象局購買你們的晴雨預測服務,以及暴雨預測服務,準確率可以提升多少?”
林寒說道:“晴雨預測的準確率可以提升到90以上,至於暴雨,25左右吧。”
目前國內的晴雨預測,準確率大概是87,已經相當之高,處於國際前列。
暴雨預測則是對雨勢強弱的預測,要求更高,國內的準確率為22,美國的準確率也只有27而已。
天氣預測的準確率,每提升百分之一,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提升百分之三,已經是十分突出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