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劉建的聯系方式之後,林寒很快就撥通了電話。
“請問是阿裡集團的劉建主管嗎?”
“沒錯我是,你是永珍的董事長林總吧?”
林寒笑道:“劉主管你好,我聽說阿裡集團對我公司的綠化基金公益專案很感興趣,所以想和貴方進行一些溝通。”
劉建沉默了一會:“阿裡確實正在關注永珍,尤其是你們的永珍實驗室,還有綠化基金。”
“不過我聽海經理說,你們似乎並不願意就一些技術尤其是控雲技術,展開對外的合作?”
“除北大微生物研究所之外,我們的確沒有和其它的科研機構,進行技術方面合作。”林寒斟酌著說。
“不過在綠化基金這一塊,屬於公益專案,我們倒願意和任何組織展開合作。”
劉建說道:“前不久馬總提出了一個森林計劃的構想,我們在收集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永珍在這方面已經小有所成,所以阿裡對貴方的綠化基金,確實有著很濃厚的興趣。”
“森林計劃?”
“目前還只是一個初步的設想,不過按照馬總的意思,阿裡的森林計劃,和永珍的綠化基金,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主要準備在西北等水土、植被破壞比較嚴重的地區,展開森林修複......其它的地方,像雲州市,我們認為暫時不需要提高森林覆蓋率。”
林寒一汗:“這個,永珍之所以選擇就近種樹,主要是因為能力有限,並非不想去修複西北地區的水土。”
他倒是想恢複黃土高原的森林,但永珍現在畢竟還是個地方企業,沒那麼大的人力財力,推行難度太大。
而阿裡集團是世界級的集團企業,光現金流就達到千億級,跟永珍相比,切入點自然迥異,這屬於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
林寒接著說道:“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將華夏的森林面積,提高30到50左右。”
雖然沒有進行過具體的演算,但提高3050的森林面積,應該還是比較合適的,既可以大幅度改善生態環境,又不會過度壓縮人類的生存空間。
如此一來,華夏的生態環境,才能夠維持在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
“所以說,在推行綠化這這方面,永珍和阿裡的方向應該是一致的。實際上,所有人的意見都是一致的,只不過現實條件限制了我們的作為而已。”
劉建聽完想了想,隨即說:“這樣的話,阿裡確實可以與永珍進行一些合作。”
他接著又補充道:“不過,阿裡的森林計劃還處於設想階段,目前並沒有具體的計劃負責人。”
“所以,如果林總想要合作,還得和馬總親自談一談才行。”
親自和馬伝談談?
“當然可以。”
劉建笑了笑:“林總,這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林寒尷尬地咳了兩聲:“那劉主管你的意思是?”
“這樣吧,我找個時間和馬總說一下,如果他同意,你就可以親自和馬總談談了。”
“既然這樣,那就麻煩劉主管了。”
......
拍賣會結束之後,關於金樽精釀最高拍出三瓶三十五萬元的訊息不脛而走,迅速流傳開來,永珍酒業的名聲也隨之愈發響亮。